“兩會”持續召開,近期,博時基金研究部研究總監王俊分享了他的投資觀點。他認為“兩會行情”是短期情緒波動,更多偏中長期的政策措施可以從政府工作報告得到印證,“兩會”作為特別重要的政策信息注入到市場來看,更重要的是關注市場基本面,投資者可秉持物美價廉的投資理念。
關注兩會中長期政策措施
王俊表示,今年“兩會”很重要,是對短期經濟政策的定調,相對較為重要的兩個經濟政策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保持高于去年的貨幣增速,還要讓貨幣政策直達實體經濟,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力度;財政政策上有1萬億抗疫國債,提高財政赤字上限到3.6%以上,幫助實體經濟克服影響,穩定就業,“兩會”政策基本貫徹了“六保”和“六穩”。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更應該關注中長期政策的落實,在舉國抗疫背景下,中國堅定改革決心,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期待“兩會”期間代表和委員能夠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議。
王俊認為,“兩會行情”是短期情緒波動,也是對投資者政策預期的校正,更多偏中長期的政策措施也能從政府工作報告得到印證,所以“兩會”作為特別重要的政策信息注入到市場來看,更重要的是關注市場基本面。
今年沒有設GDP目標,王俊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國內疫情控制后,復工復產速度較快,在這個情況下,如果進一步加大刺激,或會有過熱風險。
第二,從目前負面因素看,海外疫情進入平臺期,這個平臺期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會造成中國外需下滑,所以不設定GDP增長目標是實事求是的表現。
新基建對經濟有很大促進作用
王俊表示,新基建看好兩個方向,一是整個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撐企業以信息技術提升生產必須要有5G網絡、數據中心,還要有網絡安全相關設施,所以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就好像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對水泥、公路、高鐵、碼頭的投入。二是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建立更好的疫情防控體系,及早發現疫情,對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是特別重要的,會提升整個社會的福利,提升安全感。
新基建在建設過程中對整個經濟具有促進作用,另外在建設的過程中,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能夠更好地支撐中國經濟的中長期高質量發展。
市場利好與風險因素
王俊稱,整體來看支撐市場利好因素有兩點,第一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經過疫情的發酵和整個中國政府以及大家在疫情中的表現,人們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又到了高點,這是中長期最大的利好;第二國內貨幣政策和海外貨幣政策的寬松,對股票類資產都是利好。
風險有三點,第一A股市場的估值分化到了極端位置,有些特別貴的行業估值到了歷史上很高的水平,在這種不太穩定的狀態下,如果有風險因素暴露,可能會讓市場的波動率明顯上升。第二是海外市場的影響,美股不排除有調整壓力,如果出現調整,A股壓力也變大,北向資金大量流出就是外生風險。第三是通脹問題,主要是在供給上有影響,包括糧食生產和原材料供應。
未來三個行業有總量增長機會
第一從時間角度來看,國民花費在娛樂上的總時間肯定會增長,整個傳媒行業會有總量增長的機會。
第二從結構來看,一些中國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會有總量的機會。比如今年表現比較好的新能源汽車板塊,多年補貼構建了一條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這條供應鏈會出現總量增長。
第三是手機流量增長,進入5G時代后,人均手機流量是確定性的增長。所有圍繞流量的行業,也是比較確定的增長。
投資者可秉持物美價廉的投資理念
王俊表示,第一,過去三年A股資本市場最大的變化是有很多長線資金進入,包括海外北向資金和國內基金公司發行的兩到三年的封閉產品。長期投資者進入到市場,會更多回歸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第二,監管措施正在更好地塑造市場,從過去科創板注冊制的改革到未來創業板注冊制的改革,會出現很多有競爭力的公司,也會讓造假公司退市,營造一個好的市場環境。
第三,以上方面的變化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理念,投資者慢慢放棄短期發財的念頭,有長期理財的觀念。未來整個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有變化,這些變化會驅動越來越多好公司價值的發現。
王俊進一步闡釋,他的投資理念歸納起來就是“物美價廉”。“物美”是真正找到好的行業,在行業里找到好的公司,“價廉”說的是估值問題,但估值是特別主觀的問題有多個衡量標準,如果投資標的想變得更貴或估值更高,它需要更強勁的基本面,收入和盈利必須是加速狀態。如果從跨資產類別看估值問題,比如很多傳統行業的公司股息率特別高,如果上市公司經營穩定,能保證分紅派息的金額,其股息率會隨著利率下降而下降,股息率下降的過程中就是整個股價上漲的過程。
所以物美價廉的投資方法,就是要找到高勝率的投資機會,一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公司會變得越來越好,二是等待高賠率的入手點,如果說一時半會沒有等到機會,但因為買得足夠便宜,所以也虧損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