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叢麟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叢麟環保”)將于2月17日科創板首發上會,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叢麟環保本次擬募集資金20.3億元,擬發行股數不超過2.66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宋樂平、朱龍德和邢建南,三人通過上海萬顓、上海建陽和上海濟旭持股,上海厚誼、上海滄海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1
無害化處置單價波動較大
叢麟環保的主營業務為危險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在2018年底收購了同樣做危廢處理的上海天漢公司,目前公司業務收入近90%都是來自于上海地區,區域化特征明顯。
2018年至2021年1-6月各報告期內,叢麟環保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07.42萬元、6.1億元、6.69億元和3.0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7億元、2.22億元、2.31億元和9131.24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32.43萬元、2.13億元、2.29億元和8211.99萬元。
公司的盈利由負轉正,主要原因是2018年底公司斥資1.48億收購了上海天漢,導致2018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負,而2019年上海天漢納入合并范圍,公司整體處理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截至2021年6月數據,上海天漢凈資產為5.5億元,1-6月營業收入為2.73億元,上海天漢是叢麟環保的主要收入來源。
叢麟環保的主營業務包括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兩大板塊,占總營收比例超過99%。2021年上半年,無害化處理收入占比達到62.16%,資源化利用占比為37.84%。
2018年至2021年1-6月各報告期內,叢麟環保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2.52%、55.98%、53.16%和50.95%,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46.46%、44.37%、46.25%和39.91%。除2018年外,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2018年主要是由于收購了上海天漢,而原有山東環沃危廢處置線剛投入運營,尚未產出,導致全年毛利率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各報告期內,公司的無害化處置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5139.84元/噸、6225.89元/噸、5356.51元/噸和4574.21元/噸,2020年以來處置單價有所下降。隨著從事危廢處理業務的企業日益增多,行業內競爭加劇,公司危廢處理業務的單價可能下滑或大幅波動,從而使得公司毛利率下降。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的合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4.75%、37.91%、40.98%和41.73%,呈現逐年走高的趨勢。
2
行業產能過剩
截至2019年,我國危險廢物持證單位核準能力達到1.29億噸/年,而危險廢物實際收集和利用處置量僅為3558萬噸,處置率不到30%。雖然危廢處置量相較于2006年已經增長十倍有余,但由于大部分企業技術、資金、研發能力較弱,且處理規模較小,市場整體產能利用率不高。
目前我國危廢處理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業內處置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東江環保2020年資質許可總量超過200萬噸/年,資質利用率約為40.54%。以2020年危廢產量1億噸來測算,東江環保市占率也僅約1%,占比偏低。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7.56%、58.34%、55.95%和45.57%。危廢行業產能整體過剩,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始終低于60%。
公司本次募資20.3億元,其中有14.3億元是用于投入危廢處理項目。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超70萬噸/年的產能,以公司現在的處理量來看,恐難以消化如此大的產能。
雖然公司正在逐步向全國推行危廢綜合處理新模式,但如果發生山東等地區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市場開拓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等情況,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新增產能將面臨無法消化的風險。
3
結語
總的來說,隨著我國工業的不斷發展,同時國家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環保行業未來具有一定的增長空間。但目前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較低,行業集中度也較低,競爭較為激烈,若未來有更多競爭者涌入環保領域,對公司的盈利或將造成不利影響。
關鍵詞: 叢麟環保科創板IPO 擬募資20億 產能利用率不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