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消息顯示,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定于2022年2月17日下午14時召開2022年第10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江蘇華盛鋰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盛鋰電”)科創板IPO審核,保薦人為華泰聯合證券。
華盛鋰電創立于1997年,專注于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產品主要有電子化學品及特殊有機硅兩大系列,其中,在電子化學品領域,公司是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場領先的供應商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UPS 電源、移動基站電源、光伏電站、3C 產品等領域。
根據招股書顯示,沈錦良、沈鳴合計控制公司81.31%股份的表決權(包括沈錦良、沈鳴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持有的 34.00%股份的表決權和金農聯相關企業、敦行相關企業委托給沈錦良的合計 47.31%股份的表決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比亞迪直接持有公司 1.98%的股份。
本次IPO擬募集資金7億元,主要投資于年產 6,000 噸碳酸亞乙烯酯、3,000 噸氟代碳酸乙烯酯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擁有張家港一期、二期兩個生產基地以及全資子公司泰興華盛,VC、FEC 產品共達到年產 5,000 噸的生產能力。
1
鋰動力電池需求迎來爆發
在國內外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全球鋰電池電解液行業需求不斷提升,產能擴張速度較快,帶動了 VC、FEC等添加劑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2020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總出貨量達到 158.5GWh,同比增長20.4%。
報告期內,華盛鋰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3.69億元、4.23億元、4.45億元、3.83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主要因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下游客戶需求持續增加所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5562.29萬元、7039.06萬元、6597.78萬元、1.19億元。
可以發現,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鋰動力電池需求迎來爆發,公司產品的終端應用也逐漸向新能源汽車傾斜,為其業績開拓了新的增長點。
具體來看,報告期內,華盛鋰電產品以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為主,收入占比在 85%左右,使得公司對下游行業需求依賴程度較高,整體抗風險能力不足。同時,公司的新型添加劑及特殊有機硅業務規模相對較小,新型添加劑業務仍處于市場開拓階段,短期內較難實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較行業領先者尚處于劣勢地位。
報告期各期,華盛鋰電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40.25%、40.67%、40.77%和 54.30%,整體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2018-2020 年度略有波動,2021 年 1-6 月受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提升的影響毛利率有較大上升。其中,VC 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 46.53%、48.46%、48.68%和60.34%;FEC 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 23.80%、23.82%、25.72%和 43.51%;相關產品的毛利率有所波動。
近年來,由于磷酸鐵鋰電池的產品性能和成本優勢逐漸凸顯,其出貨量大幅提升,受益于此,公司的VC產品2021年在市場上持續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有較大幅度的上漲。但未來若出現三元電池技術路線大幅替代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市場份額,可能導致主要產品 VC 的市場需求減少,或對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同時,根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數據,華盛鋰電 2018 年-2020 年生產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
隨著行業的發展以及技術的迭代,對鋰電池的性能要求在逐步提高,要求其具備更長壽命、更長續航和更安全等性能,國內一批電解液廠商已實現相關產業化技術突破,并已建設投產了工業化產線。這意味著,后期下游電池廠商的技術路線有可能發生變化,若未來公司在技術更新上無法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及時實現技術進步或轉型不及時,導致主要產品無法滿足新型電池的性能需求,鋰離子電池的市場份額存在可能被擠占甚至替代的風險。
報告期內,華盛鋰電實現研發費用分別為2264.84萬元、2331.12萬元、2600.47萬元、1863.17萬元,雖整體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2
依賴于前五大客戶
同時,報告期內,華盛鋰電的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0.57%、78.45%、75.48%和 75.72%,業績受下游客戶業績變動的影響較大。
若公司因產品和服務質量不符合主要客戶的要求導致雙方合作關系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在短期內無法開拓新客戶,或將對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例如,為保障 VC 產品供應量的穩定,寧德時代于 2021 年 8 月與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將直接從公司處采購 VC 產品。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之一的天賜材料是寧德時代的電解液供應商,上述協議可能導致天賜材料直接向公司采購的 VC 產品規模下降。同時,天賜材料添加劑產品自給率上升的情形亦可能導致公司與其交易規模下降的風險。
此外,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賬面價值之和分別為1.97億元、1.98億元、2.77億元、3.81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62.66%、67.12%、71.79%和 69.46%。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應收款項的增長將進一步加大公司的營運資金周轉壓力;同時,如果下游行業或主要客戶的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也將加大公司壞賬損失的風險。
3
結語
隨著鋰電池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等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對電解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添加劑的研發能力越來越決定企業的未來發展。華盛鋰電為首的標的應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基于已有技術向新型添加劑產品拓展,適時擴大核心產品產能,強化公司核心競爭力,鞏固和提高市場占有率、盈利能力。
關鍵詞: 華盛鋰電擬登陸科創板 比亞迪持股198% 依賴前五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