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一些市民收到了來自大西北的新鮮“年禮”——肅南共享牧場的綠色生態羊羔肉。廣州市民王志金說:“我通過網絡在肅南共享牧場認領了兩只小羊羔,年前就收到了羊肉,品質特別好,嫩滑細膩,鮮香美味,親戚朋友也都想當個‘牧羊人’。”
“在微信小程序認養一只羊羔,就有了屬于自己的‘牧場’。‘牧羊人’坐在家里,拿起手機,就能24小時察看羊羔生長過程。年前,符合條件的草膘牛羊300多只,都發到了客戶家中。”大河鄉西岔河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賀蕊說,客戶認養羊羔四五個月后,羊羔毛重達到60斤左右就可隨時委托運營服務商屠宰包裝,發往全國各大城市,“宅家”品嘗綠色新鮮的草原羊肉。
肅南縣大河鄉西岔河村共享牧場是肅南縣首個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具有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雪山牧場。
肅南共享牧場不僅為城市“牧羊人”提供了足不出戶體驗大草原綠色生活的機會,還開發了高端細毛羊絨圍巾、高山細毛羊玩偶等周邊文創產品,在增加農牧民收入的同時,也帶動了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升了經濟效益。
提起甘肅高山細毛羊,在肅南縣畜種資源中,屬于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發展潛力大且適應“放牧+舍飼”飼養的優勢畜種,而且肉毛兼用,能夠實現農牧業的持續發展和農牧民的穩定增收。
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第一個高原細毛羊品種——甘肅高山細毛羊在青藏高原邊緣祁連山區(含肅南縣、天祝縣)特殊的生態條件下育成,這也是甘肅省第一個家畜培育品種,填補了我國高海拔地區細毛羊品種的空白。2015年,在甘肅高山細毛羊的基礎上,我省又成功培育出了“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種,肅南縣因此成為甘肅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細毛羊生產基地。
肅南縣委縣政府對細毛羊品種保護和羊產業發展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政策性文件,明確了高山細毛羊在發展畜牧業經濟中的基礎地位。縣級財政每年支持綠色畜牧業發展資金600萬元,2021年開始逐年增加100萬,“十四五”末將達到1000萬元。通過政府購買有償社會化服務,為養殖戶提供防疫和改良實用技術服務。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扶持羊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信貸優惠政策,扶持壯大全縣細毛羊產業。目前,“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已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賽美努”(毛)、“九排松”(肉)2個商標被認定為甘肅省著名商標。
“我們打算通過3至5年的努力,培育高山細毛羊養殖專業村30個左右,輻射帶動農牧戶1000戶左右,以共享牧場模式養殖高山細毛羊10萬只以上,年實現效益4000萬元以上,全面建成產業特色鮮明、要素高度聚集、生產方式綠色、經濟效益顯著、運行管理規范、輻射帶動有力的共享牧場,讓更多農牧戶受益增收。”肅南共享牧場負責人史思陽表示。
下一步,肅南縣將進一步推動細毛羊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構建細毛羊全產業鏈綠色發展體系;培育示范性家庭農(牧)場、壯大細毛羊品牌、大力發展“互聯網+”農牧業,實現細毛羊產業的提質增收。以“智慧牧場、綠色牧場、趣玩牧場”概念,打造“1+9+N”的可復制模式的共享牧場:即一個運營中心為支撐點,九大基地為基礎,N個銷售模式為手段,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個全域智慧化共享牧場示范項目,激發農牧民參與養殖高山細毛羊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大牧場、大共享的發展格局。
(記者 鄭朝華)
關鍵詞: 推動細毛羊產業 穩定發展 構建產業鏈 綠色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