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不論是時代興衰、商業發展、產業變遷等,都無法跳出周期輪回的定律,而在此背后,是一個個“弄潮兒”,努力在時代與命運的羅盤上刻下的一個個重要印記。
3月13日,汽車圈一則頗具分量的公告出爐。據公告稱,中升控股(00881.HK,以下簡稱“中升”)最終以約13.14億美金作價,完成對于仁孚中國100%股權的收購,并完成總部融合、中升運營體系和優勢產品導入等整合工作。
這意味著內地最大豪車經銷商集團中升與豪門貴族仁孚中國這場跨時代、跨國聯姻,終于塵埃落定!自此,在歷經50余載滄海變幻之后,仁孚投入中升懷抱,正式回歸故里,由此也將展開新的篇章,并與中升共同奏響面向未來的“命運交響曲”。
我們曾在《被中升控股(0881.HK)收購的仁孚中國:一家英式國企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一文中表示,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經銷商,中升收購仁孚中國被看作是中國汽車經銷商行業的里程碑事件,市場普遍認為收購仁孚中國將賦予中升未來盈利增長更多的想象空間,也將會是中升邁向新階段的起點。
后者誕生于戰火紛飛的中國,發展壯大于英國統治下的香港,重返中國市場十八載,眼下已成長為奔馳在中國華南及華西地區的首個、也是頭號經銷商集團。仁孚中國幾近輾轉背后,是承載著時代演變、制度變遷乃至文化更替等烙印下的一部商業沉浮史。
回望21世紀的中國大地上,也正燃燒著另一團熊熊火焰,即在全球能源切換背景下,各大車企圍繞汽車電氣化變革命展開的新一輪全面戰爭。面臨新舊秩序的更迭,在投入中升的懷抱之后,仁孚中國這只鳳凰正迎來涅槃時刻,中升也在邁向新的遠方······
“鳳凰火”點燃,1+1>2?
在人類商業文明發展史中,遍布并購整合足跡,美國風雨百年的企業發展史就堪稱是一部并購史,由此也創造出一個個商業傳奇,但“一將功成,萬骨枯”,最終能否實現“1+1>2效應”仍是深受關注的難題。
回看中升與仁孚這一組合,整合行進順利,目前毫無難色。
2022年1月,仁孚奔馳新車銷量增長35%,總營收增長38%,利潤總額增加78%,費用率下降2.4個百分點。
仁孚中國這只鳳凰,正在“涅槃重生”,強強聯合的溢價也在兌現。
公告稱,在短短的3個月內,雙方已完成總部融合、中升運營體系和優勢產品的導入。同時,本著“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實現管理層和一線員工的穩定的同時,并為廣大員工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職業晉升通道,成為公司業績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強心劑。
也就是說,自去年7月1日與仁孚中國達成收購協定之后,一方面維持團隊成員的基本穩定,保障業務的穩定開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加大激勵力度,來提振士氣,借此提升組織及人效,尤其是破除仁孚中國之前英式企業傳統“大鍋飯”的低效工作氛圍。
除了“人”這一中心之外,并不難猜想出,仁孚也會得到中升在服務、品牌及運營管理策略等其他多個方面提供的有力支持。服務方面,客戶服務持續改善,服務水準和客戶滿意提升;品牌及市場方面,中升堅持品牌及區域管理體系,精耕細作優勢區域市場,持續強化優勢品牌業績快速增長;管理層面,通過加強精細化運營管理,完善對標體系,充分利用管理工具,合理規劃業務發展,包括重點推進二手車,改善金融+保險業務的持續改善,增值業務的快速開展等等,為仁孚業績邁入“快車道”提供全面助力。
距今時隔半年多,雙方所做的努力與成績,是目力可及的,也為彼此未來鋪墊有利的開局。
“未來命運交響曲”前奏開啟
中升與仁孚中國的“未來命運交響曲”已奏響,作為2021年國內汽車并購界規模之最,也將在汽車產業巨變的扉頁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印記。
與眾多并購案例行進的拖沓節奏全然不同,即便體量巨大,中升僅數月時間就走完了從發起收購到成功整合,并取得實質性的成果與進展,這不論是在戰略方向還是執行效率層面,都是有力的印證。
對于中升的股東來說,將仁孚收入囊中,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仁孚中國屬于落難貴族,與奔馳有著超過半世紀的牽絆,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以及在豪車經銷商領域的地位也是有目共睹的。只因曾經的“東家”,已無力支撐這塊帝國的拼圖,無奈將其拱手相讓。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豪華車品牌的經銷權本身屬于稀缺資源,并非單靠現金就可輕易獲得,背后更需要品牌對于經銷商實力的充分認可。
目前不論是從營收還是市值體量,中升都是國內豪車賽道的NO.1。在消費升級及頭部整合等較為確定性趨勢之下,將仁孚中國收入囊中的中升,可借此迅速做大其基本盤,并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來源:公司公告)
翻看仁孚中國這幾年核心的財務數據,會更直觀地感受到,這就是一塊妥妥的類現金資產。營收和盈利雖然微增,但仍是上升趨勢,到2021年3月末,有息負債為0,賬面上躺著26.6億港幣的現金。
以仁孚中國2020年的稅前盈利估計,中升最初披露的收購價(13億美金)的估值PE僅為10x左右,放在當前極端弱市下也不算高,加上整合開局順利,吸引力可見一斑。此外,值得留意的是,此次最終收購價更是較之前預估低約1400萬美元,更具性價比。
新故事已徐徐展開
并購成長之路向來崎嶇艱險,但作為站上更大舞臺的“捷徑”,從來都不乏孜孜以求者,即便折戟的曇花一現者甚多,但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經典傳奇也常為人所稱道。
比如在國內消費領域的安踏,從昔日“洋品牌”代工廠,到如今的國貨之光。回到2009年,安踏以3.3億元從百麗國際手中接過FILA中國全部股權后,成功解救深陷困境的FILA中國,令其煥發新生,并創造了股價與業績雙升的長牛格局。根據安踏2021年中報顯示,FILA中國為安踏貢獻了近五成營收和超過一半的經營利潤,毫不夸張地說,等于再造了一個安踏。而在FILA被收入囊中后,安踏股價也一路高歌猛進。從2010年初的11.52港元/股,最高上漲至191.9港元/股。
又比如汽車領域的自主品牌吉利,2010年3月,吉利與福特公司正式簽署協議。十年過后來看,這場聯姻雖曲折,但成績還是令人欣慰的。2020年沃爾沃汽車全球銷量是收購前的兩倍,吉利也已逐步打開“深陷低端紅海”的局面,直至坐上自主陣營的王座。
“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論是安踏借力FILA,還是吉利收購沃爾沃,相似命運走向的背后,都有著時代的深刻烙印。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爆全球金融危機,破產潮席卷全球。各種資產遭遇史詩級拋售暴跌,但也為一些充滿敏銳嗅覺、獨到眼光與格局的資本提供了絕佳的抄底布局時機。
究竟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答案見仁見智。至少對于如今剛被點燃“鳳凰火”的仁孚而言,正煥發著新的生機,彼此間的新故事也已經徐徐展開。未來一切,還是未知數。但順暢的開局,無疑也為雙方未來發展的堅實敲下的一記重音,相信市場也有了新的判斷。
關鍵詞: 被中升控股00881 HK收購的仁孚中國(之二)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