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茅”金龍魚發財報了。
年報顯示,2021年,金龍魚營收為2262.25億元,同比增長16.1%;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1.1%至41.32億元,跌至近五年來的低點。
財報發布后,今天金龍魚股價下跌1.8%,收盤價為49元,總市值跌至2656億附近。自去年1月初以來,公司股價從145元的高位一路下跌,累計跌幅將近70%,市值蒸發上千億,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
金龍魚的營收主要來源于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2021年這兩類產品的營收占比分別在62%和36%以上。在廚房食品中,又屬食用油占比最大。
2021年金龍魚廚房產品毛利率降至8.3%,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更是降到了7.41%,而產品毛利率的下降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盈利能力。
受疫情、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榨油所用原材料大豆價格大幅上升,疊加消費疲軟、市場競爭加劇,即使公司去年上調了部分產品價格,依然沒能完全覆蓋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導致金龍魚產品利潤受到壓縮。
一方面原材料價格蹭蹭蹭上漲,另一方面,做為剛需的糧油食品需求和價格都相對穩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家的價格監管下,不能隨意漲價,金龍魚的盈利能力自然遭受沖擊。
01
原材料漲價
近年來,世界頗不太平。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兩年多了,至今仍不見好轉。疫情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的沖擊,加劇了通貨膨脹和物價的上漲。
在疫情、自然災害等影響下,糧食價格大漲。而我國是糧食進口和消費大國,去年全國累計進口糧食超過1.6億噸。尤其是大豆、菜籽等原料進口依存度較高。
統計顯示,2021年我國進口大豆9651.8萬噸,進口依存度超過85%。同時去年大豆進口均價從2020年的394美元/噸漲至555美元/噸,漲幅高達41%。
金龍魚的糧油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超過80%。作為榨油的重要原料,大豆、菜籽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了金龍魚廚房食品成本的攀升。此外,去年公司為了大豆等產品套期保值,相關衍生金融工具也產生了一些損失。
再加上,去年金龍魚的大豆采購量和壓榨量均有所減少,同時大豆壓榨利潤出現下滑,使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業務也表現不佳。
年報顯示,2021 年,金龍魚大豆壓榨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油籽壓榨實際產能也出現了29%以上的降幅,而在去年很長一段時間里,大豆壓榨利潤處于負值。
大豆、菜籽等原材料都漲價了,金龍魚的產品成本必然上漲,那么能否通過提高產品售價來實現利潤增長呢?
金龍魚的營收中,超過62%的部分是廚房食品。2021年,廚房食品收入為1419.79億元,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由食用油貢獻。也包括米、面粉、掛面、調味品等產品,只是這些營收占比相對較小。
做為剛需的糧油食品需求和價格都相對穩定,這個市場中還有中糧集團、山東魯花等強大競爭者,金龍魚并沒有獨家定價權,所以產品的漲價空間受到一定限制。
所以,去年即使金龍魚上調了部分產品的價格,但在大豆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凈利潤還是下滑了。
02
中央廚房
糧油屬于傳統剛需行業,目前市場需求已接近飽和,整個行業的增長空間并不大。而且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產品的毛利率一直不高。
目前金龍魚的產品毛利率僅8%出頭,與主打調味品的海天味業40%的毛利率相比相去甚遠。所以,想要提高盈利,只能在產品高端化方面下功夫。
為了增厚公司利潤,金龍魚在準備發展中央廚房,在預制菜領域施展拳腳。
去年9月,金龍魚成立了央廚食品事業部,以自營、招商兩種模式,在全國各地投資建設中央廚房園區,準備通過中央廚房來生產包括學生餐、營養餐、便當、預制菜、調味醬、凈菜、面制品等在內的多種產品。
不得不說,利用中央廚房切入預制菜賽道,金龍魚具備一定的規模和成本優勢。
作為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上游糧油供應商,金龍魚本身擁有大量食用油、大米、面粉、掛面等基礎材料,再加上公司在醬油、醋、酵母等調味品領域的多點布局,通過中央廚房把這些廚房食品資源橫向整合起來,有望形成一個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近兩年,在疫情的催化下,迎合懶人和宅經濟需求的預制菜行業迅猛發展起來。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仍處于加速發展中,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100億元。
此前,在預制菜板塊的抬升下,國聯水產、春雪食品、蓋世食品、味知香等眾多預制菜概念股一度掀起股價上漲潮。
但我們也要意識到,預制菜是一個進入門檻很低的行業,目前這個賽道已經吸引了很多玩家。在2020年,我國新注冊的預制菜相關公司多達1.3萬家,去年上半年,處于存續狀態的公司更是超過7萬家。
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未來預制菜領域可能會出現嚴重內卷,甚至引發價格戰,從而把行業平均利潤拉下來。
在競爭激烈的預制菜賽道,金龍魚光有糧油、調味品等基礎材料方面的優勢還不夠,更需要中央廚房團隊在后期的產品差異化、產品營銷推廣、冷鏈運輸等多方面下功夫才行,只有把這些都做好了,才能賺到錢。
更何況,中央廚房和預制菜并非金龍魚的主營產品,即使這塊業務做起來了,短期內也難以對公司的營收做出重要貢獻。
03
尾聲
從年報來看,2021年,金龍魚營收已突破2000億元,但凈利潤不僅沒增加,反而創近五年來新低。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毛利率也下滑至8%附近,可見金龍魚的業績根本談不上優秀,只能算是一家大而不強的公司。
在大豆、菜籽等原材料大幅漲價的背景下,金龍魚成本不斷攀升,凈利潤下降超3成,且未來的業績增長空間有限。對比金龍魚目前64倍的市盈率,估值仍不算低。
如今許多在股價下跌中損失慘重的股民黯然離場,曾經熱捧金龍魚,即使虧慘也要加倉的私募大佬林園也退出了前十大股東,這些投資者已經做出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