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金融委為代表的多個部門重磅發聲后,市場指數紛紛迎來反彈,驅散市場開年來持續大跌的陰霾。
當前,已到A股業績期,這個窗口既是公司發布一年成績單的時候,也是展望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節點,值得重視。
筆者觀察到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元琛科技,在遭遇開年來近似“股災”式的指數下滑后,其股價在被市場情緒影響下,最新估值來到上市以來低位。
結合最新發布的財報:公司表現整體穩健,行業前景高預期,有必要對其核心能力的拆解,不僅是解碼元琛科技過去持續增長的秘密,也是洞悉元琛科技未來增長的鑰匙。
1、營利雙增創歷史新高,四季度營收環比增長超100%
根據財報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5.02億元,同比增加9.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7045萬元,同比增長13.53%,基本每股收益0.47元。期末公司總資產為10.60億元,同比上升54.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6.6億元,同比上升65.75%。
這是一份營利雙增的成績單,回顧過去五年公司的業績表現,元琛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持續增長,劃出了一條穩健成長的曲線,尤其是在去年雙雙創造歷史新高。
近五年元琛科技營利圖
具體來看,2021下半年的營收表現總體是優于上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實現營收1.57億,環比增長33.06%,歸母扣非凈利潤實現0.19億,環比增長108.23%。
在于公司響應國家環保治理政策,緊抓電力靈活性改造市場機遇,布局寬溫差催化劑產品應用,不斷穩固電力市場行業地位。加大了鋼鐵、建材、垃圾焚燒、光伏玻璃等非電行業的市場投入。分別與山東國舜集團、光大環境、北京中晶環境、中鋼天澄、博奇環保、海螺水泥等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并通過產能擴充和研發創新,布局高溫濾袋和超低溫催化劑市場,持續擴大煙氣治理市場規模,提高細分市場占有率。公司兩款主營產品脫硝催化劑、濾袋在2021年實現銷量穩步增長,分別增長49.95%、23.50%,尤其是脫硝催化劑受益于行業景氣度實現產銷同步高增。
研發方面,2021年公司持續加大開展新產品的研發工作,研發投入3238.4萬元,同比增長27.35%,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6.45%,同比增加0.91%,創下近五年來的新高。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擁有專利124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92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2項。在2021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6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4項;新增認定安徽省新產品 4項;新增科學技術成果鑒定3項。參與團體技術標準2項,行業標準1項。
2、持續受益于超低排放政策,元琛科技或進一步打開業績空間
工業煙氣治理環節是整個環保行業的重要區域,根據數據顯示:2015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位于前三的工業行業依次是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三個行業共排放869.0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79.9%。
據了解,元琛科技是專注于過濾材料及煙氣凈化系列環保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要產品為各類耐高溫耐腐蝕濾袋以及SCR脫硝催化劑,直接助力國家“雙碳”戰略。
從行業來看,“十四五”是我國推進“雙碳”戰略目標的關鍵期。環保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是當前節能減排發展的基礎和先導,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減污降碳助力生態建設等方面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而元琛科技所處的區域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行業集中度較低,產品的技術附加值較高,使得元琛科技在整體盈利端,無論其凈利率還是毛利率,均排在前列。側面能夠解釋為什么相比于其他環保處理設備的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公司濾袋產品已成功應用于國內燃煤電廠多臺機組及裝機容量1000MW機組,在電袋或袋式除塵領域實現低阻高效的超凈排放;公司石灰窯SCR脫硝催化劑在國內成功實現首臺套應用。在非電水泥市場脫硝開辟增量賽道,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而且,隨著環保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帶動環境檢測行業市場需求大幅提升,從2015年的137.70億元增至2020年的373.6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10%。
元琛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菲爾檢擁有技術人員50余人,其實驗室獲CMA資質認證和CNAS資質認證,已發展成為環境與新材料領域專業的綜合型科技服務商,在為終端客戶提供產品的性能驗收服務的同時,也為省內多個工業園區提供“環保管家”等相關技術支持。
總結來說: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元琛科技充分受益于工業超低排放政策,其所處領域隨著行業集中度逐年上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聚攏的趨勢下,技術優勢突出的元琛科技的競爭力將會越發明顯。
結合其募投項目投產預期,短期投入造成毛利下滑并不影響企業的長期價值,反而應該看到:元琛科技或進一步打開業績空間的可能性。
關鍵詞: 元琛科技(688659 SH)年報解讀充分受益超低排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