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得到松綁和紓困的地產板塊,成為近兩個月來A港股市場最靚的仔。
雖然今天的地產開始整體回落,但回顧近兩個月來的整體漲幅依然令人驚嘆。
不僅于此,地產的上下游的建材領域,這段也成為了繼地產之后的資金關注焦點。
從昨天的A股,漲幅榜是有建材板塊領漲,建筑裝飾板塊上百只個股中,上漲的占比超過9成,且主力資金流入規模排名行業第一。今天A股雖然非常弱勢,但水泥股是為數不多上漲板塊。
今天水泥逆勢上漲,源于隨著近期天氣轉好,開工旺季來臨,多地基建項目提速,導致對鋼鐵水泥需求回暖,近期多地已有企業發布水泥提價通知,這個跟給市場帶來的炒作的底氣。而從去年中開始,水泥的價格就已經整體上漲了一個階層,給很多水泥企業帶來了不錯的利潤空間。
還有一個潛在邏輯在于,就目前來說,水泥、鋼鐵這種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在過去供給側改革以及環保監管整頓下,行業普遍已經過了數輪深度的落后產能出清,剩余的行業龍頭享受到了集中度提升的紅利,實際的業務經營及業績表現其實并不差。
從宏觀背景和趨勢看,資金開始對建材領域開始加大關注,大概率會維持一段時間。這背后的邏輯,大概有幾個重要方面:
一是,地產股的刺激。
關于地產股大漲的原因早已被市場反復分析論證太多,這里無需過度解讀。
一句話總結:盡管地產股的長線邏輯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甚至依然不被市場看好,但因為短期松綁政策很強,并且還在紓困狀態,導致資金對地產股的反彈預期也很高,炒作短期還不會消退。
而作為地產的相關產業,無論是水泥、鋼鐵還是其他建筑材料,幾乎都是一榮俱榮,這些建材板塊此前隨著地產的倒下和經濟形勢的下行壓力,大多數也都跟著倒倒下。那么現在反過來也會跟著地產的絕境重生而分到預期改善紅利。當然,現在的地產只是因為松綁喘息的政策預期改善,并不是地產擴投資帶來的業績預期改善,導致炒作的大概率只會是短期的。
當然,如果等過段時間地產股回落,這些建材板塊炒作也會受影響。
二是,經濟逆周期調節。如今兩會對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和具體的穩經濟思路已經明確,總體是目標高,任務重,尤其是在疫情持續反復影響下導致一季度的經濟形勢并不容樂觀,但在穩增長的目標下,包括擴投資、擴基建的促進經濟增長模式會加快落地。一季度很多省市已經陸續披露大規模的新老基建項目開始啟動,這給建材行業帶來非常巨大的增量需求。
實際上,早在年初,就有業務流程先于基建之前的概念股,比如工程項目設計概念被瘋狂炒作。比如主營是以建筑施工以及與建筑主業產業鏈相配套的工業制造、工程服務、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等業務的浙江建投,在2月份以來一度飆漲超4倍。
杭州園林、龍建股份、海南瑞澤、山東路橋、中國海城、設研院等個股也在年內出現了較為可觀的漲幅。
三是業績和估值驅動。從陸續披露的2021年的業績報告和一季度業績預告中,我們能清楚看到基建及建材領域的企業業績盡管沒有太明顯增長,但相對維持很穩健狀態,其中多數也是預增。
但從估值上,基于此前因為對宏觀經濟尤其地產行業的擔憂和股市的持續萎靡,導致建材板塊的估值整體回撤幅度也很大,很多優質企業市盈率僅有10倍左右,一些龍頭甚至不足十倍,在資金重回房地產以及穩經濟概念炒作的新趨勢下,這一板塊就具備了非常好的估值及概念吸引力。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目前A港股兩市中,具備低估值、符合政策指導方向且今年業務增長確定性的行業并不多,而市場的資金在經過一輪減倉之后并不缺乏購買力,總因素作用下,建材板塊不失為資金短期更愿意去的方向。
當下股市形勢,一切還是要以業績說話。在布局這個方向的個股方面,即使還是以短期為主,但我們依然需要足夠的謹慎選擇策略。
尤其是是在疫情、外圍市場以及國際宏觀環境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帶來對整個股市的壓制下,對建材板塊也必然受影響。
所謂牛市炒概念,熊市看業績,選擇有足夠業績支撐、相對估值足夠低、在手訂單充裕的個行業龍頭或是當前最好的策略。
關鍵詞: 此起彼伏房地產瘋炒遇冷 建材板塊開始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