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水半夏的種植面積有所擴大,達到10000畝。這是清水縣立足“果品、畜牧、中藥材、蔬菜、小雜糧”五大特色產業,打造五大特色產業片帶,引導群眾發展半夏種植的結果。
半夏是一種高投入、高收益的中藥材,在清水有著廣泛的種植區域。近五年來,種植面積年均穩定在8000畝左右,平均畝產值達3萬元,畝純收入達1萬—1.5萬元左右,半夏種植已成為部分農戶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自2013年以來,清水縣加大資金扶持,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科研經費用于解決半夏連作障礙,先后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康食安(北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確立攻關課題,開展院地合作,通過多年不懈努力,有效緩解了半夏種植地塊難的問題。今年,清水縣繼續把半夏種植納入中藥材產業獎補范圍之內,給予每畝獎補200元的扶持政策,鼓勵農戶積極種植半夏。據統計,全縣14個鄉鎮460多戶農戶種植半夏1萬畝。
在半夏生產中,清水縣充分發揮中藥材產業專家聯動和專家組服務體系建設平臺作用,有效利用多年來當地涌現出的一批半夏“土專家”“田秀才”的成功經驗,不斷集成關鍵技術、創新栽培模式,推進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切實做好半夏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示范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半夏種植,今年全縣半夏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4800畝,標準化率達到48%。
在大力培育半夏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同時,清水縣還注重品牌創建。早在2006年,清水半夏通過農業農村部和甘肅省農牧廳認定的無公害半夏產地和產品認定,2018年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
清水縣農業局負責人表示,今年,清水縣計劃引導企業創建清水半夏馳名商標,三年內力爭進入“甘味”知名品牌目錄,切實提高清水半夏知名度。
(記者 李雙勝)
關鍵詞: 五大特色產業片帶 半夏種植 中藥材產業 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