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建成了景電、引大入秦、鹽環定揚黃、興電、引洮供水一二期等多項大型水利工程,成功實施了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歷史性解決了甘肅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和農業灌溉。昔日的白土山披上了綠裝,戈壁灘變成了良田。
水利項目建設步伐加快
來到平川區水泉鎮黃灣村黃河岸邊,浩浩蕩蕩的黃河猶如一條寬闊的綢帶,緩緩向前流淌。岸邊的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揮汗如雨,正在加緊施工。
“這是全省水利重大工程,總投資41.76億元,部分工程已逐步發揮效應。”白銀興電工程管理局黨委書記賈汝錕說,該工程于2020年開工,計劃今年8月底全部工程建成通水,建成后興電工程供水范圍將擴大到14.7萬畝。
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只是甘肅水利項目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省水利廳總工程師賈小明介紹說,引洮供水一、二期工程的建成通水,徹底解決了甘肅中部五市、十二縣的缺水困境。通過實施氟病改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累計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9034處,使475.6萬戶、1948萬農村人口從此告別了肩挑驢馱、翻山越嶺拉水吃的歷史,喝上了干凈清潔的自來水。
全省建成了被譽為“中華之最”的景電一、二期工程,景泰、古浪、民勤和內蒙古阿拉善左旗6萬公頃戈壁沙漠變成了良田。引大入秦工程,穩定解決了秦王川周邊兩市、四縣區100余萬群眾和蘭州新區生活生產生態用水。根據全省水情和水利發展形勢,省水利廳提出了興水遠景,包括重點水利工程、調蓄設施、農村供水、水生態修復等十個方面,共謀劃儲備項目2140個,總投資3200億元。其中2022年力爭完成水利投資180億元。截至目前,各地水利建設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金融活水助力項目建設
今年全省水利大項目建設,金融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資金下鄉,以多種方式支持各地水利項目建設。
興業銀行蘭州分行機構業務部產品經理張鈴說,該行積極參與甘肅地方民生水利等重大項目工程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金融活水。近五年來,共協助發行政府專項債券金額541.21億元,承銷金額達107.5億元。
“在水利建設專項債方面,我行2019年發行首單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專項債20億元,首單重點水利建設專項債10億元,2021年發行引洮二期城鄉配套供水工程專項債券4.5億元。”張鈴說,特別在服務甘肅水利大項目建設方面,興業銀行蘭州分行緊跟經濟轉型升級機遇,把握新舊動能轉化的市場機會,結合甘肅“十四五”規劃,以政府重大工程建設和補短板項目為重點,推進專項債業務延伸,挖掘各地水利項目配套融資需求,做好“融資+融智”服務。
記者了解到,為有效解決各地水利項目資金短缺問題,快速推動部分市縣水利、水資源生態保護,中國水電四局集合資金優勢,通過PPP、地方政府專項債、EOD、特許經營、股權投資+EPC等模式,助力甘肅水利事業投資、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針對水利行業缺錢、缺技術、缺效率三大瓶頸問題,大禹節水積極探索引入社會資本模式,實施了肅州區豐樂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大禹節水集團副總裁崔靜說,集團承建的肅州區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5410萬元,阿克塞縣抗旱應急調蓄水庫工程PPP項目,合同金額3994萬元。
在甘肅推進水利大項目建設之時,大禹節水集團承建了引洮供水二期配套會寧縣城鄉供水工程項目、漳縣西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EPC項目等大型水利工程,為推進全省水利項目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增糧擴綠惠民生
修渠引水,讓水資源短缺的甘肅隴中一帶,展現出增糧拓綠的良好態勢。
“年輕時背著干糧住窯洞,依靠人工挖渠引水。”83歲的定西市安定區農民劉福回憶說,洮河水引到定西后,農村有了高大的白楊樹,田地里莊稼碧綠,山上有了植被,家家戶戶都通上了自來水。
水利事業的大發展,為全省糧食連年增產形成了重要支撐,2021年全省產糧突破1200萬噸。 全省流域生態治理修復取得重大成效。經過對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遏制。石羊河尾閭干涸半個世紀之久的青土湖形成3~26.7平方公里的季節性水面和106平方公里的濕地。
“甘肅中部生態移民扶貧開發供水工程建成后,將有效補齊甘肅中部地區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供水范圍包括靖遠縣、平川區10個鄉鎮的99個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14.54萬,規劃受益灌溉面積45.51萬畝。有效促進灌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延伸灌區農業產業鏈,也為平川區45萬畝碳匯林項目進行供水,使區域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賈汝錕說。
(記者 王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