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等四部委公布了2021年度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我省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個性化定制的鋼鐵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9家工廠、江蘇索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風險實時監測與識別”等17個場景入選,入選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從制造邁向“智”造,江蘇企業采取了哪些做法,帶來哪些經驗啟示?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像生產消費品一樣生產鋼鐵產品
近萬平方米的廠房里,一排排生產線上,機械臂和機床自動運轉,幾輛無人駕駛小車穿梭其間,偶爾出現的兩三名工作人員,活動范圍也僅局限在操作臺的屏幕前。以上一幕,發生在南京鋼鐵股份公司的智能工廠。與傳統工廠相比,這家基于5G全連接的JIT+C2M智能工廠改變傳統的長流程供應鏈過程,由制造端直接觸達終端用戶,產品供應周期縮短2/3,人員勞動效率提高10倍,加工成本降低20%,已獲得11項專利和2件軟件著作權。
JIT+C2M智能工廠由南鋼自主設計、研發,并于2020年7月投產,設計年產能3.6萬噸。在這個智能工廠里,在用戶端,針對用戶在偏遠地區的特殊工件、無圖紙工件等,技術人員可以在用戶現場進行工件3D掃描,通過云端傳回工廠進行圖紙轉化和工件建模,模擬加工完成工藝路徑設計后,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遠程在線定制產品。在制造端,通過自主實現對數控機床、六軸機器人、桁架機器人以及AGV小車等高端制造裝備的端到端集成,5G+工業機器人協同作業,實現上下料分揀、視覺物料識別、熱處理設備、拋丸、噴涂、自動打包、自動化立體庫等工序智能協同,打造全廠設備運行狀態檢測系統,采集、分析設備運行狀態,進行預判性維護報警。
“這里不需要產業工人,全線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特別是靠近煉鋼爐、淬煉鋼水的崗位,由機器人代替。”南鋼智能工廠綜合主管李小亮介紹,廠房里安裝了2.5萬個傳感裝置,廠房四周密布5G傳輸基站,保障實時通信,超短延時。“在這里,我們實現了‘像生產消費品一樣生產鋼鐵工業產品’,這正是鋼鐵制造行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改變。”南鋼數字應用研究院院長林錦斌表示,未來,智能工廠還將通過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用戶直接觸達交互,使客戶參與到產品、服務的設計和制造過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每小時包裝1萬個紙盒
走進波司登智能制造工廠,智能化模板機前,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將衣片固定在模板上,啟動按鈕,整個衣片便從自動縫紉機上駛過,線跡針距均勻標準。在波司登的“羽絨服裝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中,波司登把新一代數字技術和羽絨服傳統生產模式深度融合,實現規模經濟生產,解決了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庫存積壓和結構性缺貨等痛點問題。項目建設期間,波司登累計申請專利13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7項,形成4項行業標準。
在波司登今年新投用的自動包裝智能車間,生產流水線上的自動包裝機正快速完成包裝作業,從一塊硬紙板到一個貼好快遞單的紙箱,整個流程不過十幾秒。30套流水線同時開工,每小時最多能完成1萬個紙盒的包裝。“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根據系統大數據的比較,自動產生一張快遞面單。衣服放進盒子后,自動貼上快遞面單,整個流程就完成了。”波司登集團執行總裁助理、數字運營中心總監、物流管理中心總監戴建國介紹說。
在波司登智能配送中心,一塊巨大的數字屏幕上,過店人數、試穿率、轉化率……全國4000多家門店的精細運營數據在屏幕上翻滾跳躍。偌大的配送中心里工作人員很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自動導航小車,來來往往將貨物送到指定地點。“得益于數字化和自動化,原來倉庫需要七八百人,現在只需要兩三個人。系統自動計算出各個門店明天需要什么貨品、需要多少件,機器會根據數據自動分發配貨。”戴建國介紹說,整個倉儲區自動化率達90%,全套系統由公司自主研發,單日吞吐量最多可達100萬件。
據記者了解,波司登計劃未來三年,推進實施數字化基礎建設、全價值鏈數字化應用、數字驅動業務模式創新和數字化商業智能,打造波司登數字化轉型團隊能力,實現從“數據治理思維”邁向“數字化管理決策思維”的新高度,實現全業務、全流程、全觸點的全面數字化目標,真正成為數字化經營的企業。
一臺機器管理一條生產線
在萊克電氣智能化生產線,只要把物料從生產線的一端投進來,每9秒鐘就會生產出一個檢測合格的核心部件。智能化制造,讓車間勞動力生產效率提升了60%,主材報廢率也降低了60%。“以程序化和數字化生產制造全新的智慧電機,用機器人造電機,解放了人們的雙手。”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沈月其透露,作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萊克智能車間里原來需要9個人的一條生產線,如今一臺機器就能完成,40秒的生產時間縮短到9秒鐘。
萊克的轉型升級不局限于生產。2015年,萊克確立“打造萊克電機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戰略規劃,推出適合萊克智能制造發展的生產自動化、物流智能化、信息一體化、資源綠色化、人才專業化“五化”智能制造模式,將智能化延伸到物流、信息、資源等生產鏈條,全方位實現智能制造的模式轉換。如今,萊克高效電機工廠總體生產效率提高38%、生產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32%、產品研制周期縮短55%、能源綜合利用率提高23%。同時電機研制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萊克等9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是江蘇企業加速轉型升級的縮影。越來越多的企業正聚焦“智改數轉”,不斷破解傳統產業與數字技術融合的“堵點”,釋放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勢能,塑造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近日,86個工廠入選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名單。這86個工廠覆蓋全省所有設區市,涉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近30個細分行業、近700個典型應用場景,為全省制造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示范引導。今后,我省將分行業、分區域開展經驗成果推廣應用活動,加快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記者 蔡逸)
關鍵詞: 制造邁向智造 江蘇企業 經驗啟示 數字化轉型 智能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