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綠城管理公告稱,公司擬增發的約5202.4萬股獎勵股份已獲港交所批準上市及買賣,增發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約2.66%,將對超70位7級以上的核心管理層實施激勵,分三年歸屬兌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各承受人若想在三年內獲得滿額股份歸屬,需要對應完成公司制定的經營目標(包括歸母凈利潤、新拓代建費增長指標等)、組織績效(即承受人所在單位經營指標兌現度)以及個人KPI考核等條件,且行權價格必須達到6.5港元及以上。
隨著市場政策體系和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股權激勵計劃受到越來越多上市公司的認可。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4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發布股權激勵預案,其中超七成公司進入計劃實施階段。
總的來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無外乎有兩重含義,一是通過建立長期激勵機制,構建員工與公司利益共同體,保持核心團隊穩固,調動更大的員工凝聚力和戰斗力,進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將員工未來獎金或部分固定薪酬調整為發放股票,可有效降低公司即期實際成本支出,在當前仍具備較大外部環境壓力的背景下,實施股權激勵不失為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的更優策略。
具體到綠城管理身上,筆者認為本次股權激勵計劃的推行當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作為向管理求效益的輕資產服務型公司,核心人才對綠城管理的代建業務擴張和高質量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公司在戰略決策、風險把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后備人才儲備等各個環節的人才配置充足、合理,已經成為公司重要的競爭壁壘之一。這一點從公司具備同時覆蓋政府代建、資方代建和商業代建業務能力,連續六年市場份額保持在22%以上,穩居行業第一身位的結果上得到充分驗證。
潛力初現的代建行業,綠城管理旗下綜合素質強大的專業開發團隊十分稀缺,在地產轉型升級背景下,不少房企籌謀入局代建,不乏有從綠城管理“挖人”的念頭。此時綠城管理實施股權激勵,將有效緩解外界擔憂和人才流失風險,保障核心團隊的穩固,強化自身的領航地位。
其次,筆者注意到,承受人要想三年內獲得滿額股份歸屬,需要對應完成公司制定的經營目標且行權價格將在6.5港元以上。盡管公告中并未給出明確的數據,但根據公司此前經營專題會議上的匯報情況,綠城管理對2022年及以后年份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30%的業績指引預期良好。各承受人的欣然接受,意味著核心管理層對未來業績目標的達成,以及公司未來股價走勢的充足信心。
從當前的行業形勢和港股市場走勢來看,這種良好預期存在支撐。
一方面,代建行業的逆周期屬性持續顯現,政府代建在政策支持下展現較強確定性強,資方代建作為新風口將為行業提供新的增長機會。22Q1綠城管理新拓項目中政府代建和資方代建業務比重進一步增加,意味著已經成為國內最大保障房承建商的綠城管理在進一步放大該領域的領先優勢,確保公司業務基本盤穩固,同時掌握了在資方代建領域的先發優勢,正著力培育新的增長引擎。
對大部分新入局的代建公司來說,沒有成熟的項目管理能力和經驗很難獲得政府項目信任,而綠城管理經過大量的政府代建經驗和業務測算,已經開發出標準化的業務模型,將政府代建變成長續增長點。資方代建難度更大,周期長,對新入局者來說門檻更高,綠城管理在該領域率先實現與頭部AMC的合作,有效推進實際業務落地,將進一步拉開和其他同行的身位差距。
站在市場角度,港股作為開放的離岸市場,內地企業占比不斷提升,其長期走勢和中國經濟基本面呈現較高相關性,今年3月“政策底”出現后港股止跌企穩,進入箱體震蕩,隨著6月國內迎來全面復工復產,“穩增長”主線策略加快落地之后,港股回暖行情愈加明顯,恒生指數自3月低點反彈超19%。對于綠城管理這類有穩健基本面支撐,業績能見度高的標的來說,市場應該可以相信其后續表現。
關鍵詞: 股權激勵穩定核心團隊 綠城管理控股(09979 HK)長期發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