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國家今年重點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項目之一,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記者獲悉,此次工程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蘇投資額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實施后,洪澤湖防洪標準將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保護洪澤湖及下游地區2000多萬人口、3000多萬畝耕地防洪安全,有力支撐淮河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悉,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蘇省淮安市、鹽城市境內,西起洪澤湖二河閘,東至濱海縣扁擔港,全長162.3千米,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按設計行洪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標準,擴挖全線深槽,加高加固兩岸堤防,擴建工程沿線五座樞紐建筑物,計劃工期約7年,總投資438億元。
淮河流域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由于氣候多變,人口稠密,水旱災害頻繁,治淮一直是國家治水的重中之重。為了實現淮河安瀾,國家將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確立為治淮38項工程之一,2020年納入國家加快推進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位于起點的洪澤湖的防洪標準將達到300年一遇,同時減少洪澤湖周邊滯洪區1630平方公里面積的滯洪機會,保障近100萬人口安居樂業。
(記者 張韓虹)
關鍵詞: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淮河流域經濟社會 淮河流域總面積 重大水利項目 近100萬人口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