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跌停后,長春高新今天開盤又一度接近跌停。資金方面,今天主力狂拋長春高新,截止上午11點,長春高新主力凈流出超2.2億元,主力砸盤加速了公司股價的下跌。
消息面上,市場傳聞浙江將集采生長激素,昨日長春高新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表示,沒有收到明確的消息,也看到了傳聞,不過浙江掛出來的政策是化藥的政策,具體生物藥的政策還沒有出來。另外他還表示,從廣東集采情況來看,對公司業績沒有大的負面影響。
(相關資料圖)
集采的事還沒確定,股價就先崩了。市場擔心一旦生長激素納入集采并按照“低價”原則參與競標,將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畢竟公司產品目前毛利率確實挺高,但后續能否一直維持這么高就不好說了。
長春高新主營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2021年這一業務實現營收94.05億元,主營利潤87.18億元,利潤占比超97%。基因工程/生物類藥品業務的毛利率高達92%以上,與白酒龍頭貴州茅臺有的一拼。
長春高新絕大部分業務是生長激素,金賽藥業是其生長激素經營主體,也是長春高新的業績“奶牛”。2021年年報顯示,金賽藥業實現收入81.98億元,凈利潤36.84億元,為長春高新貢獻了超過76%的營收和98%的凈利潤。
2022 年一季度公司營收29.75 億元,同比增長30.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8 億元,同比增長30.16%。生長激素產品收入中,今年一季度,長效生長激素占比預計提升到25%以上。前期相關公益活動及近期產品價格調整,有效提升了生長激素不同劑型產品中長效產品的占比,為公司業績提供長期的增長動力。
而金賽藥業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完整的粉針劑、水針劑、長效水針劑全產品線的生長激素廠商,其長效水針劑為國內唯一的長效生長激素品種。激素產品在兒童生長遲緩、兒童性發育異常、兒童超重肥胖、成人內分泌疾病等方面均有應用。
2022年1月,廣東醫保局牽頭的11省聯盟集采發布采購文件,將重組人生長激素納入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范圍,最高有效申報價只有長春高新子公司此前中標價的30%。這一消息曾引發長春高新股價重挫,短短三個交易日內股價跌幅約30%,市值蒸發超260億元。
上次廣東集采的最終結果顯示,長春高新選擇以粉針(出廠時為粉末狀)產品溫和降價“保市場”,而水針(出廠時已溶解)產品直接放棄競標,未提交報價。
廣東集采之后,現在浙江將集采生長激素的消息又來了,市場變得恐慌不已。至于長春高新是否會參與這次浙江省集采,公司內部人士表示,這是商業機密,現在肯定不能說,不過公司后續將會根據最終政策進一步提升市場覆蓋率等。
雖然廣東集采事件對長春高新影響較小,公司股價后來有上漲了,但市場的擔心在于廣東將生長激素納入集采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或成蔓延之勢。另外,一旦生長激素納入集采,長春高新的投資邏輯也會發生變化。
國家醫保局此前曾表示,將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全面實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同時以臨床需求、質量優先為導向,做到應采盡采,將集采覆蓋至份額大、金額高的產品。
方正證券認為,廣東省聯采結果公布,公司粉針集采中標,降價幅度較此前第六批國家藥品集采胰島素專項相對溫和,水針價格體系未受影響,主要是因為產品競爭不充分醫保費用占比較低,且以院外市場為主。隨著公司長效水針占比增加,以及成人適應癥擴增,生長激素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中泰證券表示,過去集采覆蓋的主要涉及民生醫療產品,而生長激素因為價格高、非剛需、受眾人群有限而屬于消費醫療賽道。但廣東省集采將生長激素納入,破除了此前“民生歸民生,消費歸消費”的看法。如果生長激素集采從區域走向全國,院內市場都會出現價格的大幅度下調,這必將形成對院外市場的分流——長春高新受影響的就會不只是30%的院內份額。
關鍵詞: 傳聞浙江將集采生長激素 醫藥巨頭長春高新又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