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國網酒泉供電公司探索實施的《“電石成金”打造戈壁生態農業示范區,助力戈壁荒灘變綠洲良田》項目入圍2022“金鑰匙·國家電網主題賽”進行線上直播路演,并入選面向SDG的國網行動,最終榮獲國家電網主題賽銅獎。這是致力服務地方發展與創新創效的成果,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實踐。
酒泉市是典型的戈壁綠洲城市,戈壁荒漠及沙化土地占到當地土地面積的74%。近年來,酒泉市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探索“在戈壁灘上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在未利用土地上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在人工設施內打造中高端產品、跳出傳統耕地實現農民增收”的新路子,建設戈壁生態農業示范區,把“風吹石頭跑”的戈壁荒漠變成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作為駐地央企,國網酒泉供電公司主動與政府相關部門對接,聚焦戈壁生態示范區建設難度大、高寒荒漠與缺水環境限制、專業技術需求強烈等實際問題,深挖戈壁農業與新能源優勢資源,發揮專業技術優勢,助力沙漠戈壁變綠洲良田。
戈壁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少不了電,項目落地更是需要配套電力前置。酒泉供電公司以“專班專訪”的方式提前跟進園區建設進度,成立柔性業務支撐團隊為縣、鄉產業園區規劃項目開展提供技術支撐、資源配置服務,通過移動作業終端等便利化手段現場為用戶提供可視化供電方案,極大縮短業務辦理時間。同時,在為產業園區接上用電專線的基礎上,對產業園區供電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提升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截至目前,園區內用電容量達18000千伏安,年用電量達到68萬千瓦時。
2022年4月,酒泉供電公司與政府、產業聯合在中國—以色列(酒泉)綠色生態產業園建設800KW屋頂分布式光伏,形成光伏連廊,同步建成占地面積56畝的大型育苗中心,共同搭建綠色產業結構和低碳能源供應體系。
“我們園區內溫棚都采用智能控制系統,運行穩定且省時省力,2022年我們又改造了112座日光溫室,有了充足的電力支撐,上半年經濟效益就增長了30%。”酒泉總寨戈壁生態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閆生軍介紹。
園區蓬勃發展、效益不斷提升的背后,不止有可靠的供電,還有綠色低碳的“絕招”。園區采用了新型光伏吸熱面板,白天吸收太陽能,為蓄水罐內的儲藏水加溫,晚上將熱水輸送到地下管道循環散熱,給農作物提供適宜生長環境的同時合理利用珍貴的水資源。
“我們和園區一起研發了智能管控平臺,配合光伏發電特點,線上線下相結合管控農作物生長,很實用。”國網酒泉市肅州區供電公司肖紅梅所說的智能管控平臺,是雙方通過應用種植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先進生產技術,搭建的“云端管理+終端自治”交直流混聯微能網。通過這個平臺對農作物的除蟲、施肥、控溫、補光等過程進行管控,能夠24小時隨時使用或間歇使用,相對傳統農業方式不但實現增產增收,客戶訂單也由季節性訂單變常年訂單。
從土結構溫棚到高標準智能化玻璃溫室,從增溫塊御寒到太陽能電暖炕取暖,從人工種植護理到遠程監控……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酒泉戈壁生態農業走向數字農業新時代。
國網酒泉供電公司構建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融合模式,鞏固“政企農協同”服務體系,實施網格化服務和數據主人制管理,以“線上聯系問需求、線下指導服務上門”的方式持續保障供電,用不間斷、不打折的跟蹤服務為戈壁農業發展添彩助力。
如今,酒泉市政府已先后引進了215家農業企業、368家專業合作社參與戈壁生態農業建設,為戈壁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原來的戈壁荒灘變成了“莊稼地”,并且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種植、生產、分揀、包裝、倉儲、冷鏈、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園區產品銷往世界各地,實現了“變廢為寶”“化繭成蝶”。酒泉市肅州區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戈壁設施農業生產示范縣、戈壁生態日光溫室基地和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示范區。
(記者 李明娟)
關鍵詞: 國網酒泉供電公司 戈壁生態農業示范區 戈壁荒灘變綠洲 農業生產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