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瓜果飄香。走進民勤縣大灘鎮東大村西梅園,一簇簇色澤鮮艷、個大飽滿的西梅壓彎了枝頭,沉甸甸的果實,承載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勤縣大灘鎮東大村八社村民李仙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果農。幾年前,民勤縣引進西梅樹,鼓勵大家種植,很多人沒有見過這種果樹,擔心種不好影響收入。但李仙林更看好西梅的經濟效益和市場潛力,試栽了幾畝。經過自己的摸索和學習,他種植的西梅圓潤飽滿、汁水充盈,不少客商前來訂購,也賣出了好價錢。
“2013年,我栽了3畝地的西梅,2016年開始收益,一年比一年賣得好,今年來地頭采摘西梅的人也比較多,一畝地的收益在1萬元左右。西梅比種大田莊稼省錢、省力,對于種植西梅我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打算明年再多栽幾畝地。”看著園里長勢喜人的西梅,李仙林喜上眉梢。
西梅富含維生素A及纖維素,兼含鐵和鉀等礦物質,有“奇跡水果” “ 功能水果”之美譽。民勤縣大灘鎮沙鄉東大村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生產的西梅個大飽滿,糖分足、口感好,深受市場認可,自打西梅進入成熟期,每天到該村西梅園采摘西梅的游客絡繹不絕。
民勤縣大灘鎮東大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大中介紹說:“沙鄉西梅是東大村獨有的特色產業,我們通過組織培訓,提供技術服務,成功打造了東大村西梅園。東大村現有西梅園3處,共10畝地。西梅每年9月初開始采摘,一直到10月底,近2個月的時間,可帶來收入近15萬元。西梅園以采摘為主,也可以電話預訂、零售、批發,銷售渠道比較成熟,也不愁銷路。”
發展產業是帶領群眾增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民勤縣大灘鎮全面落實縣委“1235”總體部署,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整合優勢資源,大力培育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優產業、提升品質、擦亮品牌,做大做強特色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我們將繼續擴大西梅種植規模,計劃建設2個大型西梅園,將西梅產業發展成全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優勢產業。”看著小小的西梅帶來的大好“錢景”,李大中更加堅定了發展西梅的信心。
(記者 房惠玲)
關鍵詞: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特色優勢產業 農業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