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里的“扛把子”,千億市值“醬油茅”——海天味業這個國慶節過得不太冷靜,深陷添加劑“雙標”風波,不是在澄清就是在澄清的路上。
近日,這家中華老字號品牌“醬油一哥”被多個抖音短視頻賬號爆料——國內售賣的海天醬油含食品添加劑,而日本售賣的海天醬油卻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天然原料,因此質疑海天味業在執行“雙標”。
(相關資料圖)
第一回合:取證追責
9月30日晚間,“醬油茅”海天味業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近期產品添加劑爭議進行回應。在聲明中,海天味業表示,部分短視頻賬號利用大眾對于食品安全的關注制造焦慮和恐慌,在網絡上制造并且散播謠言,嚴重損害了公司品牌形象,其言行己構成對公司名譽權的嚴重侵害。對此,海天味業表示,海天所有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海天所有產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針對在事件中悉意造謠中傷海天品牌的短視頻賬號,公司己委派專業律師團隊調查取證。
然而,資深網友不買賬,紛紛表示:近期娛樂圈塌房的愛豆們用行動力證了《申明》的不可信,這些年先“追責”后“道歉”的打臉事件還少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此外,各路專家也借機出來大談添加劑的成分,事情繼續發酵。
第二回合:民族情懷
10月5日,海天味業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對于本次對海天和中國調味品行業的攻擊,海天有責任站出來,就這些攻擊正本清源,以正視聽。用食品添加劑來誤導消費者認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別有用心。海天產品的內控標準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遠高于國家標準,同一品質的產品,國內國際的內控標準都一致。因此,用所謂“雙標”來挑起消費者和中國品牌企業的矛盾對立,不僅打擊了中國老百姓的消費信心,更會嚴重影響“中國造”的世界聲譽。
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稱國內國外都有含添加劑的和不含添加劑的醬油,沒有什么雙標不雙標的;不過更多的網友認為海天味業的公關以及文案實在太差,在聲明中科普就行,沒必要用中國品牌責任感去綁架。
同日,中國調味品協會也發布聲明。聲明稱,食品生產企業在我國境內的生產經營應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及相應的規定,出口產品應符合出口國的法律法規及相應標準的規定或遵照雙方認同的簽署的進出口貿易合同的技術條款。因各國的飲食和消費習慣不同,同一類產品的標準會有所不同。但是,標準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
中國調味品協會還表示,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實行嚴格的審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限量要求全部經過權威機構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并證明是可靠的。食品生產企業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其生產的產品就是安全的。
該協會指出,國慶節期間,一則關于海天醬油等產品國內外“雙標”的傳言在網上瘋傳,對節日餐飲業和調味品市場造成嚴重影響。此次事件的發生,對中國調味品的生產和市場造成了不良影響,協會對此深表遺憾,并支持因輿情受到影響的調味品企業依法維權,追究網絡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第三回合:正面回應
海天味業今日(10月9日)發布澄清公告,就近期網絡上關于海天味業的相關報道,公司回應如下:海天味業產品銷往全球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國內作為公司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的同時,國內的產品線種類更為豐富。海天味業堅持傳統釀造工藝,致力于打造讓消費者放心和滿意的高品質產品。公司非常感謝各方的關注與信任,并將一如既往地服務于廣大消費者及投資者,坦誠接受市場和消費者的監督。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
網友紛紛戲謔:澄清了3次,終于說到點子上了。是因為明天要開盤了么?
總之,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此次海天味業的事件再次反映了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上市公司不僅要做好市值管理、危機公關,更要做好產品,做讓公眾放心的良心產品。
至于投資者對這幾篇“小作文”是否買賬呢?看看明天的股價就知道了。不說了,小編去打醬油了!~
關鍵詞: 一文梳理海天味業雙標風波的危機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