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盤后,海天味業披露2022年三季度業績。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5.62億元,同比下滑1.77%;歸母凈利潤12.74億元,同比下滑5.99%。
近段時間以來,海天味業陷入添加劑“雙標”風波,受到廣泛關注。海天雖三度回應市場質疑,但市場看起來依舊不買賬,股價一路下跌。10月10日,海天味業收盤價為75.08元,當日大跌9.35%,市值蒸發逾358億元。截至10月26日收盤,海天味業收盤價67.87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季度業績雙降
從海天味業公布的財報來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90.94億元,同比增長6.11%;凈利潤46.67億元,同比減少0.86%。其中,第三季度營收55.62億元,同比減少1.77%;凈利潤12.74億元,同比減少5.99%。
這是海天味業自上市以來首次在三季報中錄得歸母凈利潤下滑。
從產品端來看,前三季度醬油產生營收為104.03億元,較2021年同期同比增長2.16%;調味醬產生營收為19.79億元,同比下降1.49%;耗蠔油產生營收為32.1億元,同比增長0.59%;其他品類營收為22.03億元,同比增長31.54%.
從銷售渠道來看,海天味業前三季度線上渠道增幅較大,營收為7.68億元,同比增長87.47%;線下渠道營收為170.28億元,同比增長2.28%。
三季度報告還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海天味業股東戶數為16.52萬戶,較上期(2022年8月26日)減少1.16萬戶,減幅為6.58%。人均持倉2.81萬股,上期人均持倉為2.62萬股,環比變動7.05%,戶均持股趨向集中。
此次三季報海天味業并未透露業績下滑的原因,但在此前的半年報中,海天味業曾表示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疫情多點散發,餐飲、旅游等行業遭受沖擊,居民消費需求疲軟,給調味品市場帶來很大挑戰,公司的產品訂單出貨量放緩,短期承壓顯著。成本端,原本已經高企的成本今年繼續超預期上漲,產品盈利能力被壓縮,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
據了解,2022年初,海天味業提出了營收利潤均實現12%的增長目標,在9月底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海天味業董事長龐康表示,從全年的目標來看,目前確實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消費股影響幾何?
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顯示,調味品在餐飲業中銷售的比例已經達到了整個調味品產業的50%,包括品牌調味品和餐飲定制調味品兩種類型的產品,其次是家庭占比30%,食品制造業加工占比20%。
據統計,全球調味品銷售規模高達2400億美元,占食品工業額的12%左右。我國調味品行業一直以來的趨勢都是穩步提升。其中,醬油行業處于“一超多強”的局面,海天龍頭地位穩固。
隨著餐飲業的發展,更多的消費者傾向于優先考慮食品的健康指標,并且更愿意為綠色、健康和原生態的產品支付溢價。2008年,首推“零添加醬油”的千禾味業就借此打進了強者占據的醬油市場,海天味業和李錦記等老牌企業也在進行相應的產品布局。
有專家指出,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還是要看自身的使用量和食用量,和使用的品種數量沒有必然聯系。只要符合國家食品添加劑的要求,不會對健康產生什么影響,更不必過分擔心。
同時擴大到消費股整體來看,機構依舊看好消費復蘇的趨勢。德邦基金副總經理汪暉表示,展望后市,對市場回調的恐慌已逐漸兌現,階段性的底部已經形成,對未來無需過度悲觀。消費復蘇以及安全自主方向在往后的一段時間內有望為市場貢獻超額收益。
關鍵詞: 深陷雙標風波海天味業三季度業績雙降 股東戶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