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受集采消息影響,眼科醫療板塊領跌,歐普康視跌停,愛博醫療跌8.4%。
昨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采購中心發布《關于開展20種集采醫用耗材產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采購名單中就包括“角膜塑形硬性透氣接觸鏡”,即延緩青少年近視的OK鏡。
【資料圖】
首入集采
昨日,河北省醫用藥品器械集中采購中發布了《關于開展20種集采醫用耗材產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采購品種包括人工骨填充材料、一次性使用輸尿管導引鞘、Y接頭、縫合線、心臟穩定器、、顱內支架、動脈瘤夾等20個品種。
在這20種采購品種名單中,出現了“角膜塑形硬性透氣接觸鏡”的名字,即大家熟知延緩青少年近視的OK鏡。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OK鏡首次進入集采的目錄中。
作為一種防控近視手段,OK鏡備受關注。而OK鏡與此前已宣布集采的種植牙一直是消費者重點投訴的產品,它們都具有市場需求廣泛、收費不規范、費用高等特質,民眾降價呼聲較高。
此前,業內也曾熱議過“OK鏡會不會被納入集采的范疇”,但由于OK鏡屬于自費產品,而且其消費屬性濃烈,市場普遍認為“不太可能納入醫保”。
據國家藥監局官網信息,目前,國內僅有11家生產企業獲得OK鏡產品注冊證,獲得產品注冊證的境內企業僅有三家,分別是歐普康視、愛博醫療、天津視達佳。
從市場目前的價格來看,一副國產OK鏡的終端銷售價格在6000元-1.5萬元之間,進口品牌價格區間則是10000-15000元。從成本來看,國盛證券發布的研報顯示,OK鏡的出廠價一般僅為終端價格的10%~20%。
來源:建銀國際
由此可見,OK鏡的終端價格確實存在較大的降價空間。有分析認為,原有的出廠價不會被波及,被集采管控的大概率是代理的渠道費用、中間灰色的服務費。
并非完全的利空
一直以來,集采被視作醫藥行業的重要利空因素,此次OK鏡被集采,也讓市場有些擔憂。受此影響,眼科相關個股暴跌。
不過,OK鏡集采對于行業來說并不是完全的利空。一方面,隨著集采從河北省推廣至其他省份,行業滲透率有望提高。愛爾眼科曾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即使OK鏡未來集采,也可以實現以價換量,讓更多孩子用上OK鏡。
歐普康視在其10月21日的投資者關系交流會上表示,國內 OK 鏡在中小城市滲透率目前還比較低,應該還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得益于角膜塑形鏡應用時間較長、市場認可度較高、近視控制效果 普遍較好并且能立竿見影地幫助用戶白天脫離戴鏡困擾等優勢,預計產品的用戶規模還會繼續增加。
歐普康視曾在8月回應 OK 鏡集采,醫保集采的結果通常是價降量升,中間環節的作用減弱,對于廠家效益來說,主要看價降和量升二個作用中哪個更大一些。
此外,據信達證券研報數據,中國大陸的OK鏡滲透率遠低于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從角膜接觸鏡(隱形眼鏡+OK鏡等)的滲透率來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滲透率分別是26%和35%,而中國大陸只有8%。從OK鏡占角膜接觸鏡的比例來看,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地區分別是3.57%和5.91%,中國大陸只有1.12%。
另一方面,集采也是一把“雙刃劍”,有望改變行業競爭格局,此次OK鏡可能會更利好性價比更高、市占率低的新晉品牌。
關鍵詞: OK鏡首入集采名單眼科醫療板塊應聲大跌 歐普康視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