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謝江珊
韓國史上最強房地產調控政策來了。
12月16日,韓國政府再次對近期高企的房價出手,推出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規定表示,首爾及周邊多個政府指定的房地產投資過熱區域內,購買市價1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00萬元)以上的房產時,禁止進行住房擔保貸款。也就是說,必須全款購買。
另外,韓國政府還下調了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0萬元)以上房產的可貸款額度,并再度上調多套住房持有者的房產稅稅率等。
韓國政府雷厲風行,本次推出的限制高價房產貸款的新規絲毫沒有留給市場反應余地,前一天公布,第二天就正式實施。不僅如此,為了避免房產交易雙方為獲取貸款,故意將交易價格壓到15億韓元以下,新規中提到的“市價15億韓元”以政府相關審核機構評定的市價為準,與交易價格無關。
一方面是政府強勢的房產政策調控,另一方面,韓國經濟卻面臨罕見的糟糕局勢。12月20日,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經濟今年的增速可能將是10年來的最低水平。
富人區首當其沖
市場預計,本次新政出臺最受沖擊的當屬被稱為“富人區”的首爾江南區。根據韓國相關房產信息機構的數據,該區70.9%的房產市價目前都超過了15億韓元。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5000萬人口中,有五分之一住在首爾,近一半住在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包括首爾及其周圍的京畿道仁川市)。首都圈面積占韓國國土面積的12%,全國一半以上的醫院、大學等都集中于首都圈,導致住房短缺、房價上漲,使很多韓國年輕人選擇逃離首爾。如何從根本上擴大住房供給、抑制首都圈房價上漲已成為韓國社會亟須解決的難題。
除了在政策層面加強調控,韓國政府還向公職人員發起倡議。
為配合樓市調控,韓國總統府青瓦臺12月16日建議,在韓國首都圈擁有兩套以上住房的秘書官級別以上幕僚在半年內賣房,只保留一套。
據《韓聯社》報道,從申報財產來看,在首爾市江南三區等樓市投機及過熱地區有兩套以上住房的總統府高級幕僚共有11人。高級幕僚們是否響應這一號召將在明年3月進行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時揭曉。
“幕僚長盧英敏勸告高級幕僚以身作則積極配合政府實施‘12?16樓市調控措施’,尤其是在首都圈擁有兩套住房的總統府高層公職人員盡快出手。”總統府負責與民溝通的首秘尹道漢表示。
因沒有強制賣房的法律依據,總統府無從制裁拒不響應者,但有輿論監督,相關人員要自行判斷。至于其他政府部門高官,青瓦臺表示無權過問,但只要青瓦臺帶頭,多少會產生影響。
《韓民族新聞》發表社論稱,針對韓國政府接二連三出臺強力房地產對策,部分媒體和在野黨紛紛發出反對聲音:韓國《朝鮮日報》認為“這是侵害私有財產權的行為”,韓國《中央日報》則強調“這是非理性的逆市場行為”,部分在野黨甚至將此稱為“經濟獨裁”。
房價不降反升
這是自2017年5月文在寅政府執政以來,韓國政府第18次推出房產調控政策。
然而從目前來看,收效甚微,房價不降反升。
據《韓國經濟》報道,“12·16樓市調控措施”出臺后,韓國政府12月17日又公布了“2020年不動產價格公示和提高公示價格信賴性方案”,而當天首爾江南區等地高價住宅價格就出現暴漲,平均上漲20%—30%。
不僅此次新政,此前韓國政府的17次出手同樣勞而無功。
因為接連出臺的限制政策,擔心住宅供給不足,導致首爾房價暴漲,而且隨著期待今后繼續上升的心理在擴散,人和資金繼續涌向首爾。
據《朝鮮日報》報道,位于京畿道光明市地鐵1號線和KTX光明站附近,去年2月入駐的“光明站Summit Place”專用84平方米戶型公寓上月實際交易價格為10.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44萬元)。該公寓今年7月價格還不到8億韓元,如今暴漲2億韓元。
“光明房價受首爾住房價格大漲的影響也出現了上漲。”光明公認中介事務所有關人士稱。而京畿道義王市也出現了專用84平方米公寓價格超1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0萬元)的情況。
專家指出,當前各種限制規定都無法穩住房價的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加之重建和再開發項目接連被推遲。大多數人認為,應該擴大供應尋找解決方法。“需通過放開重建和再開發限制,增加新公寓供應,暫時下調轉讓稅等引導多套住房擁有者出售房屋。”建國大學房地產系教授孫在榮(音)提議。
一直以來,文在寅政府都因為未能有效控制房價飛漲而遭受批評。不過,他們并沒有就此妥協。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洪南基表示,雖然各種措施都未達到預期效果,但政府已下定決心抑制房價上漲。
受貿易戰和存儲芯片行業周期性暴跌的影響,依賴出口的韓國經濟今年的增速不能達到預期。據韓聯社報道,盡管韓國央行今年內進行了兩次降息,且預算開支增加了,但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今年前9個月經濟增速僅為1.9%,大大低于去年同期2.6%的增速。11月份韓國央行第三次下調了其對2019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將經濟增速預估值從2.2%下調至2%。分析家們稱,韓國今年可能無法實現其年增長目標。
韓國經濟迄今只出現過三次年增長率低于2%,分別發生在1980年、1998年和2009年,而且都是在嚴重的全球性事件爆發之后,譬如1979年的石油危機、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目前,韓國半導體出口仍然疲軟,而個人消費—韓國經濟的一大重要支柱也處于低谷。盡管政府在加大樓市調控,但收入增長停滯,加上對退休后生活的焦慮,正促使韓國人捂緊了他們的錢包。
關鍵詞: 韓國必須全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