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25日,美國波音公司官方確認,終止(terminated)與巴航工業民用飛機和服務部門組建合資公司的計劃。
波音表示,根據總體交易協定,2020年4月24日為初始終止日期,如果滿足某些條件,則任何一方均可延期。由于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不滿足必要條件,波音行使了終止合同的權利。
2018年7月,波音和巴航工業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建立一家涵蓋商用飛機制造的合資公司,該合資企業將負責巴西航空工業的商用飛機和服務業務,其中波音將持有合資公司80%的股份,巴航工業持有20%的股份。
這筆交易將巴航工業全部的民用飛機業務估值為47.5億美元,并將波音在合資公司中80%的股權估值為38億美元。
巴航工業成立于1969年,總部位于巴西圣保羅,是世界最大的支線噴氣客機生產商,其主要產品是E系列噴氣式支線飛機,目前正在運營的產品線涵蓋了從30座級的ERJ135到120座級的E195機型。
在全球的噴氣式客機制造中,波音、空客與巴航工業,以及加拿大的龐巴迪是四個主要的生產廠。其中波音、空客主要占據了干線飛機市場,巴航工業和龐巴迪則主要聚焦支線客機。
稍早時候,波音的競爭對手空中客車,收購了龐巴迪旗下的C系列飛機項目,隨后又將C系列納入自身產品線體系,更名為A220系列。當時,有評論稱波音和空客對巴航工業與龐巴迪的整合,將會擴大這兩大飛機制造巨頭之間的雙頭壟斷格局。
據了解,波音與巴航工業的交易已通過了美國等多家反壟斷審批,正等待歐盟審批。不過民航業內人士林智杰分析,由于外部形勢變化,波音財務狀況惡化,只好選擇“退單”。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全球航空和飛機制造業不景氣,也給了中國商飛,中航工業等中國的飛機制造商評估收購的機會,不過要通過各國的反壟斷審批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