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遲遲看不見好轉的曙光時,雖然流動性危機是大多數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但當具體的數據擺在面前時,多少還是有些令人扼腕,比如處在航空業下游的英國希思羅機場,不僅已經將歐洲機場業老大的位置拱手讓人,還一直在驟降的客流量中苦苦掙扎。
根據希思羅機場2月24日發布的2020年財務數據,過去一年,該機場的旅客數量暴跌至2210萬,其中一半以上還是在去年1月和2月,相較于2019年8100萬已經大跌了73%。
上述數據甚至比希思羅機場此前的預期還要悲觀。去年10月,該機場稱,現在預計2020年該機場的旅客人數將為2260萬,到2021年將達到3710萬;而在去年6月,該預測是2020年為2920萬,2021年為6280萬。
在此情況下,希思羅機場的地位也逐漸下滑,歐洲最繁忙機場的頭銜也在去年10月時被迫易主。
雖然同樣受到疫情沖擊,但在2020年1-9月,希思羅機場旅客吞吐量為1900萬人次,而巴黎戴高樂機場則為1930萬人次,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和德國法蘭克福機場的旅客運營量緊隨希思羅機場之后。
對比數據來看,在2019年1-9月,希思羅機場的旅客量為6100萬,法國戴高樂機場則為5800萬。
客流量的持續暴跌導致的就是收入的直線下滑。數據顯示,去年一年,希思羅機場整體收入下降了62%至12億英鎊,調整后EBITDA降至2.7億英鎊,虧損額高達20億英鎊。對于該機場每日消耗現金和資產負債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希思羅機場方面,不過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具體回復。
正如希思羅機場在24日的聲明中所言,“2020年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年份之一”。
為了撐過這段極為艱難的時期,希思羅機場也做出過不少嘗試,包括各種形式的開源節流。該機場將總運營成本削減了近4億英鎊,減少了7億英鎊的資本支出,5座航站樓中2座停運,超過1000個崗位被裁減;另外,該機場還籌集了25億英鎊的資金,其中包括6億英鎊的注資。根據希思羅機場的說法,到去年年底,其流動資金為39億英鎊,可以繼續撐到2023年。
不過,在希思羅機場看來,這些資金還遠遠不夠,要想渡過危機還需要40億英鎊的流動資金。為此,希斯羅機場24日向英國政府提出,希望在下一年度得到財政支持。
據了解,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定于3月3日公布下一年度財政預算。希斯羅機場希望政府能夠在新財政預算中免除100%的商務稅、并將政府向疫情休假人員提供的薪資補償期限延長至6月。此外,希斯羅機場還希望政府解除免稅店銷售禁令,并盼望疫苗接種計劃可以讓航空禁令盡快解除。
就連行業巨頭都無法幸免,中小機場的處境更是艱難。國際機場理事會去年10月曾警告稱,如果民航客運量不能從新冠疫情造成的沖擊中恢復過來,歐洲的193個機場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面臨破產的風險。這些機場為歐洲的GDP貢獻了124億歐元,一旦這些機場破產,27.7萬個工作崗位也將隨之消失。
若放眼整個航空業,日子也不好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下跌65.9%,全行業虧損高達1180億美元。疫情及其影響幾乎抵消了全球客運量過去21年的增長。對于航空業的未來,該協會預計2021年需求將增長50.4%,達到2019年水平的50.6%。
旅游專家王興斌指出,航空業目前還是處于一個比較嚴峻的狀態,疫情沒有得到根本的控制,有些國家還是蔓延,防疫的任務還是比較重。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航空業也開始迎來好消息,部分國家的解封計劃已經提上日程。在英國,首相約翰遜22日提出了四階段解封計劃,英國夏季假日旅游預訂量隨即激增了600%。根據歐洲主要廉價航空公司之一的易捷航空23日公布的數據,22日晚該航空公司機票預訂增加了3倍、短期旅游預訂增加了6倍。
不過,即便解封近在眼前,希思羅機場也不敢太樂觀,據其預計,2021年機場的客流量也將只能回升至3710萬,還不到2019年的一半。
王興斌表示,現在看來,今年的情況會比去年好一些,但好轉的程度還不好說,要看全球防疫能否取得新的進展,還有疫苗的效果。除了商務出游的航空需求之外,休閑型的出游需求要恢復可能還是比較難,因此目前整個航空業還處于一個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