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高管19日表示,該公司的“星際客機”航天器可能要到明年年底才會搭載宇航員。該時間表不僅落后于競爭對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還比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原定運載人員進入軌道的日期晚一年。
負責“星際客機”項目的波音公司項目經理弗爾默19日在一次簡報會上說,在2022年上半年完成沒有乘員的演示飛行后,“或許在2022年底前”會進行一次載有宇航員的測試任務。這已經不是波音第一次表示延期載人航天計劃。
今年夏天,NASA表示,他們相信“星際客機”可以在年底前進行測試任務,運載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但之后由于閥門故障,波音公司和NASA推遲了發射計劃。
19日,波音公司管理層和NASA官員提供了他們工作的細節,試圖確定為什么“星際客機”推進系統上的一些閥門會被卡住,從而導致8月份的發射計劃失敗。
波音公司負責太空和發射的首席工程師帕克說,閥門卡住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水分和氧化劑結合后產生了腐蝕性物質。帕克說,與氧化劑發生反應的水分可能是由于潮濕所致。但該公司在向供應商采購零件時考慮到了濕度問題,并有一個旨在保持閥門干燥的凈化系統。
2014年,波音公司獲得了42億美元的合同,用于完成“星際客機”的開發,并向空間站執行多達6個載人任務。與此同時,SpaceX獲得了價值約26億美元的合同,用于開發自己的宇航員運輸系統,該系統包括載人龍飛船太空艙和獵鷹9號火箭。
在2020年5月與兩名宇航員成功進行飛行測試后,載人龍飛船獲得了NASA的批準,可以定期發射宇航員,現在該飛船已完全投入使用,該太空艙正處于其第二次向NASA軌道實驗室簽訂的合同任務中,第三次計劃于10月底進行。
業界專家表示,從NASA的角度來說,應該希望同時有兩套載人系統存在,萬一其中一套因為任何原因無法飛行時,還有另一套可以保證美國宇航員前往空間站的能力,因此 “星際客機”航天器應該不會被叫停。
(記者 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