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劉慧麗
轉眼只剩下兩周就放寒假了,而中考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對于九年級的孩子來說,倒計時的鐘聲已經敲響,寒假即將開啟,年后的復習“重頭戲”——專題復習也該提上日程了。備戰狀態如何調整,才能提前下手,高效復習呢?
今天,河南商報考學君就和鄭州一線名師一起,從議論文閱讀專題說起,給你一篇“完美指南”般的攻略,助你在寒假依然能遙遙領先。
未雨綢繆:寒假下手,節后不愁
所謂“未雨綢繆”,就是說提前準備是最好的方法。
九年級的孩子想必都感受到了,春節前的這一學期,課業負擔不算重,再加上還有個寒假“福利”,所以,至今的備考生活不算太辛苦。而到了春節后,不僅有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和體育考試,還有緊鑼密鼓的一二三輪復習,想想都替孩子們緊張。
這三輪復習一般都是如何安排的?早知道,不心慌。
據鄭州四中王雪濤老師透露,根據往年經驗,第一輪復習要花費5周到6周的時間,主要是夯實各科的基礎知識。第二輪復習時間大概是一個月,需要跟著老師的步伐,各類專題一個一個地過。
一節語文課一個復習專題孩子們壓力山大
在春節后的下半學期,雖然二輪復習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時間還是挺緊張的。
語文科目一般會有二十幾個專題,老師會以一節課一個專題的速度進行,對不少學生而言,專題復習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學生如果在寒假里就開始著手專題復習,年后一定會省出不少時間進行“查漏補缺”,決勝中考又近一步。
最后沖刺階段,就是第三輪復習了。考生要開始大量接觸模擬試卷了,主要是熟練題型、難度、做題速度等。在做模擬試卷時,一直被許多名師“青睞”的訓練方法就是“限時練”,即考生在課堂上做模擬試卷時,采用兩節課加一個課間的時間,完全模擬考場上的環境進行訓練。
王雪濤認為,“限時練”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熟悉考場環境,還能讓學生把握做題速度,以及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第一輪復習,功夫在平時,第三輪復習,沖刺階段“限時練”最出效果。在即將到來的寒假中,考生要想在文化課上“先下手為強”,第二輪專題復習則是突破口。
而在語文的專題復習中,議論文閱讀專題將會在節后進行重點學習,學生在寒假可提前著手,練習一些中考真題,每天做一道此類試題,找出失分點,反思、領悟、提煉、總結。
議論文閱讀命題方向:邏輯思維和語言分析加重考查
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九年級年級長夏文心分析了近10年的中考試卷,她認為,在強調核心素養與使用統編教材的背景下,中考對議論文閱讀的考查會增加邏輯思維的考查力度,以及對議論文語言的分析。
而根據對中考試卷的分析,她說,議論文論據方面的考點,主要有7個:
1.提取主要信息(論點內容);
2.把握論點論據關系(論據作用);3.辨析論證方法;
4.議論文結構;
5.分析論證過程(思路);6.品味文章語言;
7.調動生活積累、認識評價事物。
而這些考點,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內容,那就是:論據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
考題千變萬化,終不離其宗,關于論據的考點,都是圍繞“證明作者論點”這一內容進行的。
論據是如何證明作者論點的?
論據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歷史事實、統計數字等。“文章中事實論據有的是具體論述,有的是概括論述,具體的事實論據容易辨認,概述的事實論據有時容易忽略,閱讀時應細心辨認。”夏文心說。
道理論據可以是名人的格言警句,也可以是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等。夏文心提醒:“分辨道理論據時,注意不要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話都當作理論論據,名人的話是不是理論論據要結合文章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明確了論點與論據的關系以后,再來說下解讀議論文閱讀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掌握解讀議論文的一般方法除了把握論點與論據的關系以外,還要注意包含論點的關鍵詞語。”夏文心說。
比如,有個試題這樣問:有人認為第③段女音樂家自殺的論據有些多余,請說說你的看法。(4分)
【解析】本題包含兩個考點:一、概括論據;二、說出論據在文中的作用。
這兩個問題必須緊扣中心論點進行回答,把論點中的關鍵性詞語概括在事實論據中。
參考答案:不多余。這里寫女音樂家沒有真正地學會愛自己而毀滅自己的事情,是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人應該學會愛自己”(中心論點),與第二段中的正面論證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觀點。
備考建議:理清思路,積累方法
對于議論文閱讀,一般的解題思路是這樣的:
首先,認真審題,明確涉及的論點或者分論點。
其次,仔細琢磨,把握論據的支撐點。
再次,判斷論據能否刪除,除關注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關系外,還要注意論據與論據之間的關系。
此外,考生還要注意答題時,有的需要概括或補充事實論據,從而讓論據能證明論點。“答題時,表述文字中要有包含論點的關鍵詞語,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夏文心說。
最后,她還建議考生,在寒假中可以適當地做一做精選題,并盡量把題做透。在以后的專題訓練中,考生在答題時要關注分值,避免忽略不易得分的得分點。
另外,議論文閱讀要多儲備知識,多積累方法,方能在答題時得心應手、胸有成竹。
關鍵詞: 期末備戰狀態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