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值已突破千億的貝泰妮(300957.SZ)準備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6月16日,貝泰妮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公司擬啟動H股上市相關籌備工作。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時距貝泰妮A股上市還不足3個月。
作為中國化妝品抗敏護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貝泰妮主攻敏感肌護膚賽道,對旗下品牌薇諾娜的依賴性較強。近四年,薇諾娜的收入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均超過99%。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赴港上市可推動公司品牌國際化發展,同時有助于貝泰妮對海外優質資產的并購。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公司對單一品牌較為依賴,但貝泰妮盈利能力依然在行業中遙遙領先。截至一季度,貝泰妮的毛利率達到78.14%,僅次于同行華熙生物的78.70%。
擬實現A+H兩地上市
登陸A股市場還不足三個月,貝泰妮第二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刺。
6月16日盤后,貝泰妮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啟動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相關籌備工作。并表示,赴港上市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及經營需要。
據了解,貝泰妮是一家專攻敏感肌護理的化妝品運營商,目前旗下主要擁有薇諾娜、資潤等護膚品品牌。今年3月25日,貝泰妮才在創業板完成上市,并成為化妝品行業細分之下的“藥妝第一股”。從資本市場的表現看,投資者對于化妝品板塊十分青睞。貝泰妮上市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公司總市值便已突破千億。
但從以往業績構成看,貝泰妮對于核心品牌薇諾娜較為依賴。據貝泰妮招股書數據,2017年-2020上半年,薇諾娜單一品牌所帶來的收入在同期總收入中的占比一直保持在99%以上。這也是貝泰妮被市場質疑的一大原因。
業內多家行業分析師認為,港股上市可為貝泰妮搭建海外融資平臺,在推動公司品牌國際化的同時,也有利于對海外優質品牌資產的收購。
6月17日,貝泰妮股價開盤快速上漲。截至下午收盤,貝泰妮報價249元/股,漲幅為2.97%,當前總市值為1055億元。
毛利率連續多年超過75%
與具有一定國民基礎的老牌護膚品上市企業有所不同,貝泰妮主要以線上銷售為主,且自營占比高。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線上收入占比分別為71.71%、76.70%、82.87%。
截至2020年,貝泰妮的線上自營占比已達到63.28%,與上年相比約提高7.7個百分點。
受益于此,雖然公司目前對薇諾娜這一單一品牌較為依賴,但盈利能力強勁。2018年-2020年,貝泰妮銷售毛利率分別為81.16%、80.22%、76.25%,整體看略有下降,但波動不明顯。
僅從毛利率表現看,貝泰妮與華熙生物接近,處于化妝品板塊上市企業第一梯隊。2021年一季度,華熙生物與貝泰妮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78.70%、78.14%。同期,上海家化、珀萊雅、丸美股份三家老牌護膚品上市企業銷售毛利率分別為64.77%、64.41%和63.91%。
不過,線上自營為主的銷售模式為公司帶來高毛利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廣告營銷力度,這也令貝泰妮的銷售費率逐年上升,處于同行中高位。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0.5%、43.4%、42.0%。
今年一季度,貝泰妮銷售費用率進一步提升至45.9%。同期,華熙生物、上海家化、珀萊雅、丸美股份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43.6%、43.4%、41.7%、29.1%。
(記者 曹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