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華潤醫藥、博雅生物發布的公告顯示,國務院國資委已于7月6日出具文件,同意華潤醫藥通過受讓高特佳集團所持博雅生物股權、接受表決權委托并全額認購博雅生物向特定發行對象發行的股份等方式取得博雅生物控制權的整體方案。
華潤醫藥實控人為華潤集團。目前,華潤集團在醫藥板塊共擁有7家上市公司,除華潤醫藥之外,還包括華潤雙鶴、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江中藥業、迪瑞醫療、華潤醫療,覆蓋醫藥流通、醫療器械、醫療機構服務等領域。因此,本次收購以血制品為主業的博雅生物,被業內認為是華潤集團對大健康板塊的補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華潤醫藥、博雅生物對股權收購事件進行調整。補充條款中,新增對同為高特佳集團控股的丹霞生物后續安排條件。因此,有行業分析師認為,華潤醫藥入主后,有望解決丹霞生物與博雅生物之間的遺留問題。
有望解決丹霞生物遺留問題
本次收購事宜可追溯至9個月之前。
2020年9月30日,華潤醫藥、博雅生物發布公告,華潤醫藥擬受讓高特佳集團所持有博雅生物6933.20萬股股權(占博雅生物股份總數的16%),每股受讓價為38元,標的股權轉讓價格約為26.35億元。同時,高特佳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博雅生物約13.17%的表決權委托給華潤醫藥。
除此之外,華潤醫藥還將認購博雅生物8666.49萬股股權,進一步鞏固對博雅生物的控制權。認購價格為31.43元/股,認購金額約為27.24億元。按上述數據,華潤醫藥本次收購約耗資53.77億元。
上述方案實施完成后,華潤醫藥合計擁有博雅生物40.97%的股權,成為博雅生物的控股股東。
今年5月,交易各方針對上述交易進行調整。其中,高特佳持有的博雅生物16%股權每股受讓價下調為33.33元,標的股權轉讓總款也減少至23.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交易資金發生變化外,交易雙方在補充協議中增加了關于丹霞生物后續發展的幾點條件,即華潤醫藥完成對博雅生物的控制權收購后,將積極推動丹霞生物的續證工作、博雅生物和丹霞生物血漿產供合作相關事項以及博雅生物收購丹霞生物事項。
據了解,丹霞生物是高特佳所控的以血液制品業務為主的生物制藥企業。2017年和2019年,博雅生物兩次與丹霞生物簽署了采購合同,預購買血漿等產品,合計支付了超8億元的預付款。截至今年3月31日,丹霞生物一直未向博雅生物供應原料血漿。
不過,2020年2月以來,丹霞生物已經開始向博雅生物償還預付款。至2020年底,丹霞生物累計向博雅生物返還預付血漿款1億元。
光大證券分析師林小偉、王明瑞認為,華潤醫藥入主后,將協助博雅生物解決丹霞單采血漿站的續證工作,促進丹霞生物恢復正常采漿工作,后續有望進一步推進丹霞對博雅生物的供漿,以及丹霞生物注入博雅生物的工作。
華潤大健康版圖再度擴大
對于華潤醫藥來說,本次收購,無異于是對大健康產業鏈的進一步補充。
華潤醫藥實控人為華潤集團,旗下子公司主要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業務板塊。其中,大健康業務板塊是華潤集團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業務板塊,也是其在資本市場最為活躍的業務板塊。
截至目前,華潤集團旗下共有7家醫藥類上市公司,分別為A股的華潤雙鶴、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江中藥業、迪瑞醫療,以及H股的華潤醫藥和華潤醫療。業務范圍覆蓋醫藥流通、醫療器械與醫療結構。
從各家公司的經營業績看,華潤集團大健康板塊的整體經營不算出彩。其中,華潤雙鶴、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江中藥業、華潤醫藥主要負責制藥、分銷和藥物零售三大業務。
2020年,華潤雙鶴、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江中藥業、華潤醫藥5家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04億元、136.37億元、34.09億元、24.41億元、2004.23億港元,同比分別變動-9.35%、-7.82%、14.79%、-0.32%、-2.0%,凈利潤分別為10.05億元、15.97億元、0.43億元、4.74億元、32.97億港元,同比分別變動-4.74%、-23.89%、109.52%、2.19%、0.3%。
迪瑞醫療是華潤集團去年11月收購的醫療器械供應商,主要從事醫療檢驗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0年,迪瑞醫療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9.37億元和2.67億元,同比分別變動-7.09%和15.17%,是華潤集團醫療板塊上市公司中增速最高的一家。
而本次的交易標的博雅生物是國內血制品行業不多的上市企業之一,也是華潤集團此前未曾涉足的業務領域。2012年上市后,博雅生物的經營業績曾連續多年快速增長。2019年,博雅生物受費用增長影響,經營業績開始出現下降。2020年,博雅生物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6.84億元和2.60億元,同比分別變動-7.74%和-38.97%。
不過,隨著央企入股,博雅生物未來在資金、技術、渠道方面都將得到全方面的支持與保障,血制品主業或將得到躍進式發展。
(記者 曹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