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啟動碳市場上線交易,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
7月16日上午9時30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鳴鑼開市,啟動儀式按照“一主兩副”的總體架構,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時舉辦。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公司排放,推動綠色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據悉,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是發電行業。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產業周期,發電行業內共計2162家單位被列入重點排放單位。上述重點排放單位預計可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45億噸,中國碳市場因此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全國碳市場的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由湖北省牽頭建設、運行和維護,交易系統由上海市牽頭建設、運行和維護,數據報送系統依托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建成。
首日成交量410.4萬噸
7月16日,碳交易以48元/噸的價格開盤,9時32分,首筆交易撮合成功,共成交16萬噸,交易額為790萬元。記者在全國碳市場上線啟動儀式湖北分會場通過交易大屏看到,隨著新交易的不斷達成,一條陡直的線條,讓所有人激動不已。據統計,僅僅5分鐘后,碳價格就上漲到52元/噸。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首日迎來開門紅。來自上海環交所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收盤,碳配額最新價為51.23元/噸,漲幅為6.73%,均價為51.23元/噸。當天最高價為52.80元/噸,最低價為48元/噸。交易總量410.40萬噸,交易總額逾2.1億元。以往試點市場價格常年在20元/噸至80元/噸區間浮動,業內人士分析,全國碳市場首日成交價格高于試點平均價格,顯示出交易者對碳市場充滿信心。
首批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了2000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華能集團、華電集團、申能集團等企業參與了全國碳市場首日交易。據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消息,湖北共有46家企業被納入全國首批碳交易市場,包括湖北華電武昌熱電有限公司、國電青山熱電有限公司、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武漢鋼電股份有限公司等發電行業相關企業。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其中,交易中心落地上海,注冊登記系統設在湖北。業內人士稱,作為中國碳市場核心支撐系統——全國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簡稱“中碳登”)落戶湖北武漢,承擔了碳排放權的確權登記、交易結算、分配履約等業務,將帶來萬億元產業,引領中部綠色崛起。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董事長曾慶祝表示,將圍繞全國碳市場,開拓新的業務方向,服務好更多市場主體。他表示,除發電行業外的石化、化工、建材、鋼鐵等領域,7個試點省市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業務同步運行,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后,將進一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
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黃潤秋表示,我國發電行業重點開放單位共計2162家,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45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碳金融迎來巨大機遇
全國碳市場的啟動,給金融業同樣帶來巨大機遇。據多方測算,碳達峰、碳中和資金需求規模級別高達百萬億元,由此催生了各類綠色金融產品。如碳中和債、有銀行提供碳配額質押融資服務、有銀行參與了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等。
銀保監會政研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日前指出,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碳排放權可為銀行擴大融資提供重要的質押基礎。目前銀行業在支持碳減排的工作中,把客戶的碳表現作為授信流程的重要參考因素,從更長遠來看,把碳的定價納入授信、融資決策、貸款決策的參考因素。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日透露,央行正有序推進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工作,以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
在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儀式湖北分會場上,中國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介紹,民生銀行成功接入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并在碳交易市場上線前完成了多輪測試優化,為全國碳交易結算提供有力的保障。鄭萬春表示,將不斷迭代創新碳金融綜合產品體系,為全國碳交易市場及其成員單位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加強金融資源配置,加快實現自身運營碳中和。在全國碳市場開市當日,興業銀行行長陶以平介紹,2006年,興業銀行即在國內首推能效項目融資產品,2007年啟動了對碳金融的布局,獨立開發碳資產評估工具,推出一系列碳金融產品,落地多個國內首單業務,在碳金融領域實現諸多創新,與國內所有碳交易試點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年6月16日又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全國碳市場啟動做好了充分準備。目前,興業銀行綠色金融融資余額1.22萬億元,服務企業3.13萬戶。全國碳市場交易首日,華夏銀行與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北京)碳資產管理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完成了全國碳市場首筆實現交割的遠期交易。碳基金方面,日前建設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參與了寶武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的設立。該基金是目前國內市場上規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題基金,總規模500億元,首期100億元。
孫國峰表示,碳減排支持工具是直達實體經濟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12.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3%,我國綠色信貸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記者 徐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