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準入是民營企業家的普遍呼聲。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將繼續推動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各地方正在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開展全面修訂,力爭清單事項在前版基礎上進一步縮減,修訂后將對外發布。截至目前,按照“一年一修訂”的原則,我國已經發布三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事項由151項縮減至123項,“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面確立。
當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不小的挑戰和困難,但圍繞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在稅費、融資、招投標、營商環境等方面相繼推出一系列惠企紓困政策,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持續推動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
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民營企業在政策支持下,憑借自身的活力和韌性,穩步前行,呈現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但在疫情沖擊之下,盡管當前民營經濟發展形勢總體較好,但部分民營企業面臨較大發展壓力。
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從市場準入、營商環境、減稅降費、融資支持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努力將各項“惠企紓困”政策落到實處。
“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廣大民營企業迎難而上,苦練內功,韌勁與活力不斷彰顯,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蔣毅表示。
蔣毅介紹,市場準入是民營企業家普遍關注的問題,市場準入制度是市場體系建設中最基礎的制度之一。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會同商務部公布了《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在醫療、教育、文化、金融等領域推出22條特別措施,首個放寬準入試點正式落地。下一步,將結合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加快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準入特別措施出臺,積極推進浦東、橫琴等特別措施研究制定工作,支持湖北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的效能評估的指標體系,逐步擴大評估范圍,實施違背負面清單案例歸集與通報,暢通市場主體對各類市場準入問題的反饋渠道,營造更加公平暢通的市場準入環境。
據了解,從2018年12月正式發布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來,通過3年落地實施,已經在全國范圍確立了市場準入環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市場主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實現了“非禁即入”。
將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
在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方面,國家發改委財金司副司長張春表示,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各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態勢。在牽頭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發改委會同銀保監會等部門大力推廣“信易貸”模式,以信用信息共享與大數據開發應用為基礎,充分挖掘信用信息價值,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在金融機構與中小微企業之間架起一座“信用金橋”。
據統計,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3%。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企業貸款利率4.93%,較上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從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情況看,截至8月末,累計注冊企業999.4萬家,通過平臺累計發放貸款超過4萬億元,部分地方平臺發放貸款的平均利率低于全國普惠小微貸款利率約1個百分點。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推廣完善“信易貸”模式,夯實信用信息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中的“基礎樁”作用。
在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多項支持性舉措也正在醞釀出臺。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朱建武表示,隨著“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其他各領域專項規劃陸續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預期將持續穩中向好。
朱建武表示,國家發改委將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同時,加快構建產業集群梯次發展體系,推動產業集群建設重點任務加快落地。
接下來,還將加快“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落地,推動一批當前急需、帶動性強、影響力大的項目及早開工。聚焦戰略性領域,加快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布局建設,完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優化整合,新認定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放大創新平臺體系的整體效應,強化產業共性技術研發,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記者 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