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2日,由湖北省委宣傳部組織,來自中央、省級的20多家媒體記者,組成湖北省“營商環境看實招”采訪團,深入湖北鄂州多家企業進行實地探訪。
2021年是鄂州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近年來,鄂州接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年、提升年和攻堅年三大行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一批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為企業帶來“集約集成”貼心服務,多條經驗在湖北省及全國范圍內得以推廣。
審批服務推行“極簡模式”
一般情況下,項目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后,還得依次獲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才能開工。四證一環扣一環,哪個環節遇到問題,就會延遲開工時間。
但在紅蓮湖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園,聯投新城集團黨委副書記、華容投資公司董事長胡黎明告訴記者,鄂州市通過簡化審批流程,頒發土地證同時核發“四證”,實現“五證同發”,不僅為企業節省了5個月時間,還節省了近5000萬元成本。
總投資90億元、省級重點項目紅蓮湖大數據產業園北臨國家存儲器基地,西接光谷“科技島”,居于武漢、鄂州兩市交匯融合的中心,是鄂州對接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的橋頭堡。
2020年5月項目啟動征地拆遷,同年7月動工建設。今年6月25日,胡黎明在華容區行政審批局政務服務大廳,當天便拿到辦結的15個項目的《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設計方案批復》《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成為鄂州市實現“拿地即開工,五證同發”的首例受益者。
五證同時發,拿地即開工,用地零等待,鄂州推行的極簡模式,讓企業家們贊不絕口。同時,鄂州工業項目審批時間從30天壓縮至1天、申請材料直降74%,市場主體獲益良多。
鄂州市經信局中小企業發展科科長萬志宇介紹,為回應解決企業提出的各類訴求,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集成式服務,鄂州打造了中小企業網上平臺的高效集約服務,通過市區、部門聯動,加強督查考核,確保企業訴求在5個工作日內得到回應。平臺運行近一年來,共受理企業各類訴求439件,辦理回復431件,幫助企業爭取貸款1.6億元,解決用工342個。
月均新增市場主體超千戶
前不久,在鄂州市鄂城區稅務局輔導下,湖北優冶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因經營需要,成功從鄂城區遷移到武漢市青山區,完成了稅務遷移。這意味著鄂城區納稅人跨區遷移“自由行”已實現了向跨市自由遷移的升級。
今年4月以來,鄂城區稅務局作為全省納稅人跨區自由遷移業務先行試點,不斷優化辦稅方式,最大力度方便市場主體自由流動。半年來,共辦理遷移92戶,其中遷出58戶,遷入34戶。
據介紹,以往納稅人跨區遷移,稅務部門要“先清稅、后注銷、再遷移”。如今,納稅人變更地址后,取消了遷移時清稅注銷、發票繳銷等流程,原有涉稅資格、發票信息和納稅申報義務全部保留,自動延續至遷入地,實現帶票、帶稅遷移“自由行”。同時,推行“全程網辦”,實現“零跑動”,辦理時限從5到10個工作日縮短到0.5個工作日。
2020年以來,鄂州 “放水養魚”,推行“免申即享”改革,大力度減稅降費。截至今年9月,改革惠及企業7861余家,政策優惠資金5421萬元。新增減稅降費12.1億元,免征3424家企業社保費用3.8億元,落實疫情階段優惠供電、天然氣、自來水價政策,累計降低企業用能成本7720.62萬元。
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今年,鄂州對涉企案件實行快立、快審、快調、快結,平均審理期限同比縮短28天,調解撤訴率高出其他案件7.2個百分點。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旗介紹,鄂州在湖北率先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操作指引》,對凡涉及航空物流、智能制造、冶煉加工等7大產業及重大項目建設的案件,必須進行經濟影響評估,使司法措施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上半年,鄂州全市法院對所有審理、執行的涉企案件均實行了經濟影響評估,其中46件案件經評估后調整了司法措施,未出現一起因司法措施不當嚴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事件。
好的營商環境才能促進企業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鄂州市新登記市場主體 11152戶,同比增長23.61%。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2.343萬戶,同比增長10.25%。
(記者 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