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近日,以陸金所控股及旗下平安普惠為代表的頭部機構在數字經濟推動產業發展,支持小微實體經濟,助力綠色金融及高質量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貢獻,在2022零壹智庫數字經濟年會上,登陸“2021綠色金融先鋒機構”、“數字小微金融服務機構”兩大榜單。
伴隨國家經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的整體轉型,數字經濟正煥發前所未有的生機,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
數字化驅動業務運營,探索綠色金融科技樣本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到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是要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堅持應用牽引、數據賦能。
當數字經濟時代,成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財富管理市場也正快速步入技術和數據驅動的全面智能化時代。社會需要怎樣的金融產品?消費者又期待獲得怎樣的金融服務?成為每一家金融服務機構在思考的新命題。
陸控旗下財富管理信息平臺陸金所,在數字化浪潮推動下,以數字化開拓者與變革者的身份,為用戶提供穩定、高質量、綠色的金融的產業與服務。
實際上,作為國內較早一批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陸金所自成立以來就通過科技賦能,推進數字化運營能力的不斷提升,從而進一步助力實現國民財富的持續增值。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場景,在金融消費的生命周期中,金融場景不僅僅是簡單的用戶與產品間的適配邏輯,更是用戶的經營邏輯。
陸金所認為,數字經濟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意義不僅在于解放人力,降低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迭代,不斷形成好的策略,進而讓平臺形成肌肉記憶,為客戶服務設置穩定、高質量的底線,更快、更準確地呼應用戶需求并為其解決問題。
為實時解決客戶問詢,陸金所從AI應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及自動化運營系統與工具四個層面,深度建構了科技賦能A(AI)+T(Telephone)+O(Offline)的金融信息服務平臺,使用戶體驗更加無縫流暢。
基于ATO戰略,平臺推出7*24小時的服務場景與客戶互動并將數據、AI等能力融入其中打造一系列的智能化服務產品。讓客戶遇到投資問題時,能夠享受到7*24的理財資訊、產品介紹、申購指導等專業級語音實時觸達服務。
具體來說,陸金所堅持通過科技為財富管理信息服務注入新動能,包括綜合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多項科技推出“智能客服機器人”、“AI面簽”等解決方案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一站式、有溫度的智能理財解決方案,讓合適的投資者找到合適的投資產品。
風險決策引擎升級,科技創新賦能小微服務
作為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實體,小微企業是數字經濟浪潮的主力軍,也是國家經濟的晴雨表。
《2021年中國小微企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在疫情等其它因素的沖擊下,當前我國小微企業數量還在平穩增長,但與此同時,小微企業的營業收入卻在下降,尤其是旅游、餐飲等行業受到的打擊較為嚴重。有調研發現,如果沒有外來支持,僅四成小微企業能夠維持半年、僅五分之一能夠維持6個月以下的時間。
近期,陸金所控股旗下平安普惠已將品牌煥新為“平安普惠陸慧融”,希望未來全方位提升自身小微信貸經營與管理能力,專注為小微企業主帶來科技化的融資服務。截至21年三季度,平安普惠新增業務中小微企業主貸款占比達80.5%。
基于多年業務實踐和洞察,平安普惠將自己打造成“專精特新”小微信貸服務機構,以豐富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服務小微企業主,以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過去幾年中,陸續推出 “4+1”重點行業小微扶助計劃、“行云AI智能借款解決方案”等系列舉措,以全線上申請、高效便捷、符合小微經營需求的優勢,為小微企業主帶來良好的服務體驗。
為進一步降低金融服務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2021年初,平安普惠正式啟動風險決策引擎升級項目,以羅馬神話中“雅努斯”命名,希望通過科技手段,在服務小微企業的同時,保證資產質量,以商業可持續的方式支持小微企業主可持續發展。
據悉,升級后的引擎相較于此前版本管理效率提升近5倍,響應速度提升約6倍,處理能力提升超15倍,無論是引擎自身處理能力還是運行效率均有明顯提升。同時,基于對引擎的深度理解和挖掘,結合普惠海量業務場景,創新多個功能應用,賦予引擎更大的衍生價值。
基于升級后的風險決策引擎,平安普惠啟動建設智能風險決策平臺(“啟明星”計劃),該平臺將通過創新引擎應用,實現業務與技術的雙向聯動,達到“決策迭代更敏捷”“引擎賦能更強勁”“客戶體驗更暢快”的目標,更深層次地挖掘小微企業潛力,在更早階段給予有潛力的小微企業更精準的支持,以更強大的風控能力為平安普惠助力小微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當前,數字經濟的時代使命已明確,把握機遇,洞悉監管與市場變化,全方位探索用戶需求是陸金所控股自始至終的服務方向,以數字化服務方式,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有效途經;為國家經濟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科技創新、數字經濟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