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歷春節假期,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里不時傳來歡歌笑語?;荽逡椎胤鲐毎徇w安置點內家家戶戶懸掛的火紅燈籠也成為苗家人口中幸福地的象征:我們的日子過得像紅燈籠一樣紅紅火火的。
在苗族同胞趙玉學家中,寬敞整潔的客廳內一個火紅的中國結將節日的氣氛烘托得更為濃厚。即便是在春節假期,趙玉學和妻子也是忙碌著制作當地苗族美食黃粑,只見他將黃粑捏成長條狀后用粽葉將其包裹,妻子捆扎結實后放進蒸籠……
“化屋黃粑是我們村的特色旅游產品,深受游客青睞,平時我們一家人都會制作黃粑?!壁w玉學告訴記者,“2022年春節有很多客人來定制黃粑。我每天早上從七點就開始制作,一天可以生產100個黃粑?!?/p>
生態環境優良、民族風情濃郁的化屋村在2021年迎來旅游產業井噴式發展。趙玉學一家抓住這個機遇,注冊了“趙玉學黃粑”的商標,生產銷售苗族特色美食黃粑。還開起了農家樂的趙玉學覺得“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2021年返鄉后得益于政府幫扶,我在家開起了農家樂,化屋村旅游的發展帶動了農家樂生意。旅游旺季時,農家樂凈收入達到了38000多元(人民幣,下同)?!壁w玉學對記者說,從前外出打工也掙得不少,但常年與家人聚少離多不是長久之計。如今自己能在家門口創業,收入不僅翻了一番,還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自己覺得很滿足。
化屋村位于烏江源百里畫廊鴨池河大峽谷、東風湖北岸,目前有284戶1133人,居住著苗、彝、漢3個民族,其中苗族275戶1096人、占比96.7%,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落。
近年來,在各方的幫助和支持下,貴州通過脫貧攻堅工作的一系列惠民措施,讓化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階段,化屋村依托自然、人文等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
截至目前,化屋村已開設農家樂33戶,民宿和農家旅館12戶。有20多戶農家樂為2021年新增?;荽妩h支部書記張玉芝告訴記者,村里旅游發展起來了,很多村民都在向他咨詢返鄉創業事宜,在外出務工的400多名村民中,2021年返鄉的就有150多名。
“返鄉的村民們主要發展起了農家樂、農家旅館和民宿,有的則在我們的黃粑廠、刺繡廠就業務工。2021年以來,化屋村還圍繞旅游發展新增了很多產業,尤其是圍繞游客吃、住、游等進行了業態的拓展?!睆堄裰ソ榻B說,2021年,化屋村建成旅游服務隊、停車管理隊、苗族歌舞隊等等,旅游業態越來越豐富,旅游產業越做越大。
隨著5G網絡的覆蓋,村里苗胞們開始學著利用網絡直播與海內外的朋友們分享生活與快樂。在化屋村刺繡蠟染扶貧車間內,擺放著各種專業的直播設備。精美的刺繡、蠟染等產品也不斷通過網絡直播讓更多人看到了貴州少數民族們一針一繡的精彩。
“苗繡既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一針一線繡出來,何其精彩!”化屋村扶貧車間負責人楊文麗告訴記者,“這讓我們打開了發展思路。2021年,結合化屋村傳統的苗繡、蠟染等手工技藝,我們創新開發了50多種文創產品?!?/p>
2021年以來,化屋村文創手工藝品銷售走俏海內外,帶動了當地更多繡娘就業。截至目前,化屋刺繡蠟染扶貧車間已吸納19名苗族婦女穩定就業,另有50余名繡娘通過在家制作以計件方式獲取報酬。
楊文麗告訴記者,除線下和訂單銷售外,扶貧車間還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通過中國社交平臺等開展網絡直播,并和貴州省內外網絡紅人合作開展直播帶貨,大大拓展了銷售渠道?!?021年,扶貧車間總銷售額達400多萬元,線上線下平臺各占一半,而直播銷售額有百余萬元?!?/p>
“2021年,化屋村旅游發展大步邁進,新修旅游公路建成通車,化屋黃粑、苗繡等產品暢銷貴州省內外?;荽迦司芍涫杖霃?020年底的1.15萬元增加到2021年底的1.93萬元?!被荽妩h支部書記張玉芝說,2022年,化屋村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加速推進鄉村振興,力爭在發展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