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何雅柔 實習記者/許曼佳 通訊員/徐炎平)“通知!請各位小組長轉發以下信息:因疫情形勢嚴峻,請大家告知從疫情地區返回人員,掃碼登記,如有從深圳龍崗平湖、東莞鳳崗返鄉人員,請及時上報居委!”
“已轉!”
長寧社區居委會小組長微信群聊天記錄。通訊員供圖
2月1日正月初一,本是闔家歡慶新春的日子,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險提示卻撥動人們的緊張神經。當日惠州市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市內多地通報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活動軌跡,排查流調工作刻不容緩。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迅速響應部署,調動長寧社區各小組有序配合,其中鯉魚小組長李頓友是第一時間響應回復的人。
然而,在這句簡單的“已轉”背后,需要李頓友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辛苦。彼時的他,剛做完癌癥化療,從醫院回家不足三日,連多說幾句話都要停頓喘氣。即便如此,李頓友卻一直不肯放下手機,每一條疫情信息都通知到位,每一通流調電話都不落下。他強調:“家家有老人,戶戶有孩子,疫情防控工作要嚴格執行,不能大意。”
2021年2月16日,李頓友(右)參加長寧鎮疫情防控工作。曾國慶供圖
早在去年春節期間,李頓友參加長寧鎮疫情防控工作,冬季寒風呼嘯,偶有冷雨來襲,值守人員需把守在村口,從早上站崗到晚上,為進村群眾測量體溫,做好返鄉人員的檢查和登記。就是這樣一位基層一線的戰疫先鋒,當記者問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時,他笑著回答,沒有什么困難,村民們都很配合他的工作。
2010年,54歲的李頓友開始進入長寧社區小組工作,為70多戶、近350人的村民社區服務,這一干就是12年。社區工作繁重且瑣碎,很多人不愿意選擇來到這類基層崗位,李頓友卻說:“我熟悉村里的發展,村民的情況,社區工作是服務大家的,我有信心也有熱情做好。”他最常掛在口頭的一句話是“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既然干了,就要負責到底!”
這些年來,每逢小組長換屆,居委會征求村民意見,大家紛紛說不用再換人了。“平時無論布置什么工作,他都是很積極的,群眾基礎也很好,大家都喜歡他,歡迎他。”長寧社區黨組織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曾國慶說,“小組長這個崗位每個月補貼不多,年底績效也不高,但是李頓友不計較個人得失,初心不改為群眾服務,是一個有黨性、有情懷,熱情友善、深得民心的好干部。”
然而天公不作美,事不遂人愿。2021年底,李頓友確診了腸癌晚期,醫院一度下發了病危通知書。但這一切,李頓友都沒有告訴同事們。“去年底有一次布置工作時,他一反常態很久才回應,也只跟我們說最近身體不好。后來我們才知道他得了癌癥,可他一句困難沒跟我們說過,所有任務都是不折不扣完成。聽到這個消息大家心情都很沉重……”長寧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曾秀群回憶道。
長寧鎮黨委書記陳沛林,鎮長李慧敏,組織委員(社區包隊領導)梁麗絲,慰問李頓友。曾國慶供圖
“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我身體不好,同事和家人不允許我外出執勤,但是我在小組長的位置上做一天,就還是我們長寧、我們鯉魚小組的干部,能做的我都要做。”這是他內心真實而樸素的想法。李頓友說,如果身體能夠好起來,他還想繼續在這個崗位干下去,負責到底。
責任在肩,使命在崗。在這場戰“疫”中,正是許許多多“李頓友”們扎根社區,攜手為群眾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網,才有了春節期間家家戶戶的歡聲笑語。寒冬終將過去,待春暖花開時,期盼李頓友忙碌的身影又能重新活躍在長寧社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