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粵市監)近期,我省天氣多變,各種野生菌類及植物進入生長旺盛期,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斷腸草等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為此,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此提醒:為預防誤食野生毒蘑菇、斷腸草等中毒事故的發生,請勿自行采摘、食用、制售野生蘑菇、斷腸草等野生植物。
食品經營者要落實對食品進貨查驗
省市場局提醒,各類餐飲單位、食堂等食品經營者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自我管理,嚴格把好原料進貨關,進貨渠道要正規,并做好原料進貨登記臺賬。各類單位食堂,尤其是學校食堂嚴禁采摘、采購野生蘑菇、五指毛桃(易與鉤吻根莖混生),嚴禁使用野生蘑菇、五指毛桃作為食品原料;對可食用的蘑菇、藥食同源食材要嚴格挑選,避免有毒有害物質混入其中。
做好食物中毒應急處置
記者了解到,對毒蘑菇、斷腸草等中毒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野生蘑菇、野生鉤吻等野生植物后出現疑似中毒癥狀,應盡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后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就診時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或野生植物樣品,以備進一步明確診斷。
同時,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經治療后,急性胃腸炎癥狀逐步緩解甚至消失,給人以病愈的感覺,其實此時毒素正在通過血液進入肝臟等內臟器官,侵害了實質臟器,會在1~2天后病情迅速惡化,累及肝、腎、心、腦等臟器,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癥狀緩解時,仍應留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