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蘇夢茹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廣州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209.07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從2019年的13.9%提高到2021年的21.8%。廣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數據表明廣州電商在多重政策、市場利好疊加的支持下,在兩年間發展迅速。
在廣州電商高速發展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市場關注的亮點?
率先全國推出專項方案和規范
為應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州商貿業的影響,廣州瞄準新興賽道“直播電商”,率先在全國范圍內出臺首個產業政策《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全力打造直播電商之都”,以16條政策措施架起行業發展的四梁八柱。同時,制作《直播電商十一條措施操作指引》,從資金獎勵、人才培養、融資支持以及稅收優惠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指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立足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大局,發掘農村電商潛力,鼓勵多類型經營主體開展農村電商業務。同時,從營銷創新、銷量助推、品牌塑造等方面助力廣州本地和對口幫扶協作地區優質農產品“出山進城”,以超強力度推動消費幫扶。
堅持發展與規范并重,廣州市商務局聯合市司法局指導協會制定發布《網絡電商直播常見法律糾紛處理指引》,填補了國內在直播電商領域法律糾紛處理指引的空白。協調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部《直播購物運營和服務基本規范》,這是首部全國性直播電商標準。
制勝法寶“以節興商聚勢”
“節”是廣州電商的致勝法寶之一,以節興市、以節興商、以節聚勢。
廣州積極組織、發動全市電商平臺結合各類消費節慶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網上促銷活動,推動全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保持持續增長。在商務部主辦的“雙品網購節”和網上年貨節,以及“3.8”、“5.1”、“6.18”、“雙12”等各種消費節慶中,廣州電商企業表現亮眼,不僅參加數量多,且貢獻的社零增量穩居全國前列。在剛落幕的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上,廣州專場成交金額878.8億元,再創同類活動新高。
廣州分別于2020年、2021年舉辦直播節,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全城全平臺全場景共同參與形式。這場節日活動既是廣州落實《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重要抓手,也是廣州推動全市商貿業轉型線上,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強大動力。現已逐步成為廣州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一個重要平臺。
多措并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廣州一直竭力為電商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多措并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廣州通過舉辦“廣州電商”云課堂、直播電商節、組織電商資源對接等方式,引導傳統商貿企業重構“人”“貨”“場”“服務”四者關系,推進商貿數字化轉型。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在廣州舉辦的各類電商會、展多達100余場,平均三天一場,各大電商平臺重要展會、研討會、交流會均選擇在廣州召開。其中,作為廣州傳統優勢產業的時尚產業表現亮眼。根據天貓平臺數據顯示,天貓75%美妝來自廣州,2020年廣州時尚產業在天貓淘寶平臺的銷售額約占廣州社零總額的1/4,電商平臺已經成為廣州時尚產業銷售的核心渠道,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營銷新方式成拉動時尚產業商家探索數字化營銷的重要動力。面對社交電商的異軍突起,生鮮、醫藥等垂類電商的迅猛發展,廣州多次組織調研和商討對策,以審慎包容的態度對待電商新業態發展。
這兩年,廣州電商“筑巢引鳳”效果明顯。創新做法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建設經驗在全省范圍內宣傳推介。
在原先已有2個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2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0家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家國家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數字商務企業、28家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的基礎上,2020年新增兩家國家數字商務企業,2021年琶洲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示范區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越來越多的頭部電商公司集聚廣州發展,涌現出一批本土優秀電商企業分布在數字商務、上市公司和中國民營500強隊列。
琶洲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示范區獲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受訪者供圖
廣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持續用力發展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從以下著手,一是促消費,組織廣州市電商平臺和品牌商家積極參與各類節慶活動。二是推品牌,采取“直播賦能+品牌加持”的方式講好廣州產業帶故事。三是優環境,加強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健全誠信規范經營、知識產權保護、行業監管等方面的標準和機制。四是樹標桿,按照“個十百千萬工程”評定標準,評定一批直播電商集聚區、頭部機構、優質MCN機構、網紅品牌、帶貨主播;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樹立行業發展示范標桿,不斷提升廣州市電子商務發展能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