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陳夢瑩 通訊員/周亞君 吳美婷)日前,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向轄內后進黨組織精準選派的18名第一書記,奔走在基層第一線,指導和幫助基層黨組織解決實際問題,在村級事務、黨建管理、重點項目、綜治安全等方面持續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選優派準
18名第一書記脫穎而出
據了解,為全面推行基層黨建五項措施工作,在白云區委從區直單位選派4名重點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江高鎮對轄內45個村(社區)、356個經濟社、21個“兩新”組織黨組織全面摸排、逐一研判,總結運用整頓后進黨組織經驗,從鎮機關黨委及村委挑選了第一批14名干部,向各領域后進黨組織全面選派第一書記,著力打造一支服務群眾、執行力強的“第一書記”隊伍。
“我們堅持嚴格標準,著力選優派準,根據不同類型黨組織的需要、崗位需要與干部人選條件緊密結合起來,確保‘第一書記’選得優、下得去、融得進、干得好。”江高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如針對沙溪村黨總支書記無法正常履行職責的特殊情況,江高鎮結合專業特長、經歷優勢,從鎮機關中選派了解村情的公務員擔任沙溪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全面參與到村級事務管理、鄉村振興等各項重點工作任務。
成效顯著
黨建工作和重點項目緊密結合
江高鎮對黨建工作薄弱經濟社選派駐經濟社第一書記,引領基層黨建新模式。兩上村率先將駐社村“兩委”干部選派為經濟社黨支部第一書記,強化經濟社黨組織指導力量和引領隊伍,成為該鎮第一個響應區委五項措施要求的村(社區);大田村、雄豐村和大石崗村則結合經濟社星級評定結果,向三星黨支部選派第一書記,按照“優進劣退、能上能下”的原則,推動“第一書記”向上對接、向下延伸,形成全覆蓋、廣吸納、動態管理的運行體系,增強村級黨組織對經濟社的堅強有力領導,形成后進黨組織整治長效化機制。
此外,為推進黨建工作和重點項目緊密結合,該鎮轄內重大項目所在村派駐第一書記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雄豐村第一書記成立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臨時黨支部,推動廣州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工作;大田村第一書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局面,完成750畝土地流轉,促進產業集聚,構建產業生態圈,大田村黨委與白云工商技師學院簽訂“紅聯共建”協議,建設鎮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打造鄉村人才服務平臺;大石崗村第一書記以平安建設為首要任務,推進“綜治中心+信息化+網格化”模式,網格黨員通過走訪排查、掛點聯系和交流談心,重點排查是否存在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問題,當好“紅色調解員”,去年大石崗村案件類警情14宗,同比下降12.5%,其中治安警情9宗,同比下降30.7%。
江高鎮兩上村任命經濟社第一書記現場會。通訊員供圖
上述負責人表示,18名第一書記進駐村社以后,很快進入角色,迅速打開工作局面,對改善農村干部隊伍素質結構、提高基層治理水平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江高鎮將繼續堅持精確發力,充分發揮第一書記作用,制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強化班子建設,完善機制建設,研究村社發展路子,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謀劃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關鍵詞: 第一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