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2至2023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陳茂波宣布,“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港元,其中50億港元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
陳茂波指出,為了進一步為大灣區提供優質便捷的貨運服務,香港機場管理局(下稱“機管局”)將在東莞設立上游“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及在香港機場設立“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讓內地出口貨物可在預先完成安檢后無縫運達,再利用香港的國際航空網絡,無需重復安檢程序直接轉運到世界各地。國際空運貨物亦可套用上述相反路線進口內地。
據悉,機管局已于去年年底開始利用香港國際機場現有的設施逐步推進海空聯運先導計劃,以具體測試及建立整套操作流程。
在積極布局物流園項目的同時,莞港雙方已有不少跨境物流合作。
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暨空側海空聯運碼頭項目首創跨關境安檢前置,將香港機場貨運站的出口集拼、安檢、打板,以及進口入區理貨、拆板等業務轉移至東莞港綜合保稅區,是全球首個直達空側的海空聯運模式。
1月4日晚,今年“香港—東莞國際空港中心”項目第一批次航空貨物在東莞港完成打板、清關等手續后,搭乘專用船舶“悅平018”順利駛出東莞港。1月5日,貨物順利抵達香港機場西碼頭后,陸續搭乘香港機場航班,出口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德國、意大利、芬蘭、瑞典等國家。
據了解,該項目不僅實現了香港機場相關功能和服務延伸到東莞一線,讓東莞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享受國際機場的便利,同時也擴大香港機場服務范圍,強化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大灣區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帶動大灣區貨物國際通達性的整體提升。
【記者】陳琬瑩
關鍵詞: 香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