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穗市監)2月28日下午,廣州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質量強市辦)、廣州能源檢測研究院舉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提升工作成果發布會,發布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使用規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單體安全性分級評價》和《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單體電性能分級評價》3項團體標準。
據介紹,這3項團體標準多項指標領先國際,取得了“4個國際首次”:一是首次以電池使用環節安全性為核心,規范了消費者安全使用動力蓄電池的方法;首次提出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單體電性能和安全性能質量分級評價的方法;首次將內部結構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于動力電池質量分級評價;首次采用熱失控臨界溫度,高溫儲存、積水浸泡、振動、過放電和過充電等過程中最高溫度以及外部形變率的檢測實現動力蓄電池安全性的量化評價分級。
團體標準不僅填補了國內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使用規范及質量分級評價技術標準的空白,還進一步規范了動力電池的安全使用,為動力蓄電池性能質量提升“優中擇優”提供技術依據,更有效提升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產品的使用信心,有力推動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行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此次質量比對提升行動中,廣州市質量強市辦充分發揮強市辦統籌協調作用、企業質量主體作用和質量社會共治作用,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大質量工作格局,緊密圍繞消費者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性能、安全等問題,深入開展實地調研、標準比對、實物比對、標準研制和數據庫建設、科普宣傳等工作,獲得行業和社會各界高度評價和認可。
加速行業提質增效
以“大數據+技術創新”,聯合各方力量,建立“動力蓄電池關鍵材料及產品數據”,幫助企業快速精準獲取實驗數據,加速動力蓄電池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過程,切實幫助企業降低產品研發成本,助推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行業提質增效。
標準規范引領有力
注重以國內外標準比對為引領,將國內動力蓄電池標準與先進國家、地區、國際組織的標準和技術法規進行比對研究分析,以團體標準形式首次實現從電池的產品質量分級、使用安全等級評價、用戶使用體驗等方面進行嚴格規范,多項標準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行業空白,促進企業質量效益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了廣州品牌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實物比對深入有效
把開展實物質量比對、優化性能指標作為質量提升的“牛鼻子”,聯合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標委會、高等院校、檢測機構,共同研究制定解決制約質量提升瓶頸問題的有效措施,創造性提出了消費者近年來關注的產品質量分級、安全性、可靠性等分級評價方法,創新性從電池各關鍵材料微觀結構表征角度來研究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性能表現與內部材料性能的內在聯系,完善了廣東省動力電池安全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了質量比對提升的科技含金量。
“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有利于滿足廣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更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據廣州市質量強市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以來,質量強市辦通過實施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產品質量比對、研究、扶持、提升、認證一體化工程,注重“從生產環節向消費體驗轉變,從產品質量向優質認證延伸、從成果應用推廣向引導消費延伸”,以先進標準引領產品質量技術改進和創新,使廣州知名企業深度參與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質量國際比對研究提升行動團體標準的制訂,質量比對提升工作成效顯著,將大力提升廣州乃至全國的動力蓄電池行業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