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加油站”,廣州再進一步。
2月28日,由廣州市商務局、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主辦的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加注啟動活動暨國際油商合作發展大會在廣州舉行。會上舉行了廣州保稅船油加注業務啟動活動,廣州市商務局局長洪謙、南沙區區長董可向最新獲批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的廣州元亨倉儲有限公司、廣州發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授牌。
此外,會議現場共有7個保稅油相關項目簽約,簽約金額達13億元。中國(廣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航行船舶供油信息服務平臺、中國銀行廣州分行“加油保”專屬服務也在大會當天同步上線。
“粵港澳大灣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廣州大力發展保稅燃料油業務,有效促進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國際航運要素的積極整合與充分聚集。”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張守國在會上表示。
保稅船油加注跑出“加速度”
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功能,是衡量港口國際化水平和配套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
2月18日,《廣州市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對外印發,標志著廣州承接國際航行船舶加油許可權創新試點正式落地。企業可向廣州市申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在廣東省范圍內開展保稅油直供。
“希望廣州能在能源供應、供油效率、配套服務等方面做實做細,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廣州做法、廣州經驗。”廣東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黃欣談到。
廣東省保稅船供油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大,具有較強市場潛力。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廣東省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占國內市場的14%,其中廣州、深圳兩地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占全省比重超過50%。而廣東省供油規模占國內保稅船供油市場的比重約為7.3%。
廣州市副市長、秘書長陳杰表示,廣州將牢牢把握本次試點機遇,增強廣州港航運綜合服務水平,推動開通更多國際航線,增強廣州港區油料服務功能,促進相關產業加快發展。
接下來,廣州將與深圳、香港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加油站”,進一步優化粵港澳大灣區保稅船油市場格局,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在國際船油市場上的話語權,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的全球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
多重政策加碼釋放紅利
會上獲得授牌的廣州元亨倉儲有限公司、廣州發展碧辟油品有限公司均在南沙港區經營多年。
目前,南沙區已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將從資金方面對在區內租賃儲油罐、安裝保稅燃油供應監控設施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給予補貼,精準支持保稅供油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新落戶船公司、新增歐美航線、國際船舶管理機構與船舶檢驗機構的入駐給予高額獎勵。
此外,南沙海關已實現無紙化申報、“先供后報”等業務模式,極大提高供油效率,并積極探索“一船多供”“集出分報”等多種監管模式,支持開展不靠港加油,推動優化供油調撥流程,提高企業油庫利用率,增強保稅供油企業經營靈活性。
保稅油加注業務落地,標志廣州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發展步入新階段,極大滿足往來南沙外輪的加油需求。
不僅是南沙,近日,廣州多部門聯動推出舉措,全面促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發展。
記者從廣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廣州市已成立廣州市推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業務工作小組,協調解決保稅加油業務發展過程中的重大事項,統籌推進業務實施。同時,該局制定了促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業務的十條措施,從吸引船公司落戶、新增國際航線、推動跨關區直供、優化通關流程等方面,助力廣州保稅供油企業做大做強。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通訊員 穗商務宣
實習生 吳予曈
關鍵詞: 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