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記者/涂端玉)廣州已形成6個產值超千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8個增加值超千億元的服務行業。
在穗投資世界500強企業總數達330家。
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33元。
廣州居民健康指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83.18歲。
昨日,廣州市統計局發布今年1-2月經濟運行數據,全市工業生產形勢穩中向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保持平穩,消費市場恢復穩定,新動能持續成長,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延續“穩”的態勢。
先進裝備制造業 保持良好增勢
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3.0個百分點,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保持良好增勢,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13.4%和13.3%。
重點行業生產穩定,新動能展現活力。汽車制造業生產繼續改善,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8.7%;新能源汽車和多功能乘用車(MPV)快速產出,實現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3倍和58.0%。電子產品制造業增長平穩,實現產值同比增長9.1%;信息技術產品潛力釋放,智能電視、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液晶顯示屏、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0倍、1.5倍、75.7%和51.3%。
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 投資實現倍增
1-2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5%,與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相比回落1.3個百分點。分領域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8.0%;工業投資同比快速增長50.4%,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8.4%。
產業投資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倍,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7.5%,占比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實現倍增,同比均增長1.3倍;醫藥制造業投資也持續發力,同比增長59.7%。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5.3%,其中,信息服務投資占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的比重超過一半。民間投資表現活躍,1-2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7%,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至44.1%。
線上餐飲持續火爆
1-2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98億元,同比增長5.0%,與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相比加快2.1個百分點。分類別看,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1%,新能源汽車熱銷勢頭不減,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1.0倍;金銀珠寶等消費升級類、中西藥品等保健類商品保持較快增勢,同比分別增長36.6%和12.2%,品質、健康生活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
從消費模式看,網購依然是拉動消費的生力軍,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6%,對消費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成。線上餐飲持續火爆,春節期間品牌餐飲網上訂、半成品送餐等訂單上漲明顯,拉動1-2月全市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同比增長59.4%。
外貿新業態 持續較快發展
1-2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668.5億元,在上年同期較快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增長4.1%。其中,出口總額978.3億元,下降0.2%;進口總額690.2億元,增長11.0%,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3.2個百分點。
外貿新業態持續較快發展,保稅物流進出口同比增長15.8%,占全市進出口總額比重從上年同期的7.8%提高至8.7%。外商投資實際使用外資83.91億元,同比增長21.9%。
金融市場 運行穩健
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貸款余額13.80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7.46萬億元、貸款余額6.3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4%和12.4%。其中,境內住戶存款同比增長8.9%。
客運量較快增長
受2022年春節假期早于上年等因素影響,1-2月全市運輸市場“客熱貨冷”,共完成貨運量12811.55萬噸,同比下降7.5%,比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7.9個百分點。全市完成客運量3414.90萬人次,同比增長8.8%,其中航空客運量、公路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22.8%、13.4%,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2.7%。
關鍵詞: 工業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