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鎮,一座位于梅州五華縣腹地的千年古邑,如今的定位是縣域副中心,處于引領和輻射縣域北部組團發展的重要位置。
古邑新城,因改革而興。華城鎮作為梅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通過機構設置、權限下放、財力流轉等多項舉措,有力破解鄉鎮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看得見、管不好”難題,探索了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鄉鎮改革方案,激發鎮域發展活力。
對于華城鎮來說,探索不止于此。推進“放管服”改革向鄉村延伸,助推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果轉化為發展紅利,華城鎮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推動力來自2020年入選廣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鎮。
五華縣高度重視數字化為鄉村帶來的機遇,全力推動華城鎮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有序推進數字化在基層治理、惠民服務、法律服務、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在華城鎮,一個數字化的美麗宜居鄉村正逐步從藍圖走向現實。
智慧賦能
打造信息化平臺 大小事務“一鍵搞定”
“當時我把文件讀了三遍,感到充滿信心和希望!”五華縣華城鎮黨委委員張國禮至今難忘當時的心情。
他所提及的文件,是2020年8月27日印發的《廣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實施方案》,該方案在試點工作協調機制、試點任務、相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安排。
2022年,國家提出數字鄉村建設的路徑,包括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公共服務、拓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并提出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等。
“數字鄉村”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的高頻詞。對華城鎮來說,數字鄉村更是做好鄉鎮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舉措和抓手。
作為全省20大試點鎮之一、梅州市唯一的試點鎮,五華縣先試先行,邊試邊改,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華城數字鄉村試點建設領導小組,在基層治理、惠民服務、法律服務、公共服務等方面開展數字鄉村建設。
何為“數字”?在華城鎮黨委書記曾映賢看來,“數字”是在“互聯網+”上做文章,將網絡信息化與鄉村發展進行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數據匯集共享能力,提升社會治理、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讓大數據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規劃先行,謀定后動。華城鎮制定了《五華縣華城鎮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建設方案》明確建設方向,即重點打造“數字鄉村三維治理模型”“基層治理一張圖”“鄉村旅游一張網”“應用整合一入口”等功能板塊。
領導小組提出,數字鄉村建設根據實用性、可推廣性、不重復建設的原則,整合公安、政法、政務、財政等現有的11個平臺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建設成本,實現“花小錢辦大事”。同時,通過整合接入當前各縣直部門的平臺數據,華城鎮打造集手機端和PC端于一體的華城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
其中,PC端全力開發“數字治理一張圖”“數字惠民一張圖”“數字商城一張圖”“數字鄉村一張圖”“數字旅游一張圖”“數字農業一張圖”“數字消防一張圖”“數字城建一張圖”和“數字校園一張圖”9張基層治理圖。以平臺整合共享為牽引,聚集政府服務資源,打破政務服務條塊壁壘、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數據集中化,實現智慧賦能,成為基層推進社會治理、發展數字農業、推介鄉村旅游、城鄉建設管理、惠民信息發布等一體的數字化管理平臺。
手機端則開發“數字華城”微信小程序,目前已完成了旅游服務、便民服務、就業服務、政務服務等功能開發,總體開發進度達90%以上。有效推動數字便民服務“掌上辦、指尖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數字鄉村,自然少不了村民的參與。為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數字鄉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自去年12月起,華城鎮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通過向村民們耐心講解和指導使用“數字華城”手機微信小程序,普及數字鄉村建設。
“現在大家看到的小程序,是經過多次改良后的版本,減少了一個下載App的環節,對于不怎么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更加友好。”張國禮說。
管理賦能
數字化觸角全覆蓋 讓治理變“智理”
數字化,不僅讓基層服務居民更有溫度,也讓鄉村治理更高效。
華城鎮轄34個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約15萬人。近年來,隨著華城鎮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大量企業和外來人口涌入轄區,便民服務和基層治理面臨新挑戰。
為此,去年開始,華城鎮著手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以數字鄉村試點為契機,創建全縣首個數字科技展館。
筆者走進數字科技展館,互動感應門科技感十足。連月來,數字科技展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來自兄弟市縣鎮村的各級干部,紛紛感嘆大數據帶來的鄉村治理新思路。
“結合數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我們打造了一個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展示、公共法律服務、數字鄉村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華城數字科技展館。”張國禮說,通過數字科技展館,可全面了解全鎮數字鄉村試點工作及鎮域基本情況。
信步華城鎮,整潔干凈的街道上,每隔1至2個路口就能看見安裝在路邊的高清攝像頭,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
據了解,華城鎮除了現有視頻監控資源,還在37個村(社區)安裝了超400個視頻監控攝像頭。為了防范學生溺水事故發生,還在重點危險水域安裝防溺水安防預警系統,接入數字鄉村平臺。鎮村干部通過一個平臺,就可查看鎮村山塘水庫、進山口、商超、醫院、藥店等各個區域的實時視頻圖像,為農村地區的防火防汛、疫情防控、治安防控等綜合治理提供了安防保障。
此外,華城鎮通過全實景三維航攝數據建模,對圩鎮1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地形、道路、建筑、環境條件等多種要素進行模擬還原,探索構建了“城鄉建設一張圖”,進一步為查處違法建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交通管理等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撐。
同時,使用無人機定期巡飛拍攝規劃地塊,對違章建筑進行監測識別,從而幫助鎮規劃建設辦、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等部門進行執法工作,有效打擊并遏制違建行為,極大地減少了公共安全隱患。
在數字科技展館內,角落的一個機器人引人注目。原來,這個機器人叫做“法通小博士”,機器人如同一本法律百科全書,能夠專業、高效、形象地回答村民們的法律問題。
“這個智能機器人擁有強大的數據支撐,其問題庫收錄4萬多個訴訟程序問題以及6萬多個常見的實體法律問題?!敝v解員葉湄說,依托前沿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能夠為群眾提供包括法規查詢、訴訟引導以及實體問題解答在內的專業法律咨詢服務。另外還具有費用計算器、文書模板等基礎服務。
遇到機器人解決不了的難題,該怎么辦?葉湄進一步介紹,村民還可以使用“法律村村通”平臺,該平臺具有智能咨詢、遠程調解、遠程咨詢、在線訴訟等功能,用手機掃碼即可帶走系統導出的智能法律分析報告,還能實時與律師進行視頻通話。
華城鎮通過搭建“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以“智治”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服務不間斷、調解不用跑、訴訟不出村”,進一步方便群眾享受優質便捷的法律服務,在日常生活中營造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的氛圍,進一步促進基層鄉村法治建設。
產業賦能
農旅業搭乘互聯網快車 實現“云游華城”
驅車來到華城鎮黃埔村,從田間的鄉村小路駛入狀元大道,一座偌大的客家圍龍屋映入眼簾,這就是李威光的故居。置身其中,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你點開手機里的小程序,華城鎮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都在這里,十分方便?!比A城鎮黃埔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李憲永正在為游客介紹,只見他指尖一點,“數字華城”小程序便彈出了“華城智慧旅游一張圖”。
“我可以通過華城智慧VR提前了解李威光故居等景點特色,通過線上視頻還可查看當地游客多不多、停車方不方便,也可以在線購買門票和查找附近吃飯的地方,這些都相當便捷。”外地游客劉先生稱贊華城鎮的數字鄉村信息化平臺。
在網絡社交平臺,李憲永一有空就向村民朋友推薦該小程序,讓大家發出“邀約”:黃埔村是清代武狀元李威光的故里,如今借助數字鄉村建設契機,依托“狀元文化”打造了一大批旅游觀光景點,歡迎大家來做客。
李憲永熱情邀約的底氣,來自于華城鎮積極探索“數字化+”推動鄉村文旅融合的生動實踐。
“黃埔村歷史文化深厚,旅游資源豐富,但過去因各種原因,‘遮掩’了金子發光?!崩顟椨勒f,因此鎮里開始了“挖寶”行動,即通過李威光故居的輻射帶動,深入挖掘狀元文化內涵,打造了游客中心、狀元文化長廊、村史館、鄉村文化大舞臺、鄉村電商中心等,以狀元文化振興來推動文旅產業迅速發展。
為了方便大家提前了解華城旅游,當地政府應用數字手段,結合應用720°全景VR技術及實景監控技術,并對接小程序。游客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就能了解華城鎮人文歷史、鄉土文化、旅游特色。
“使用VR全景功能,可以在線游覽華城全貌,沉浸式體驗華城文化,身臨其境的場景能大大加深對華城的印象,讓更多游客記住華城。”李憲永說,這一功能真正實現了“云游華城”。
如今,再從黃埔村口出發,可以看到一大批富有文化氣息的景點串珠成鏈,絡繹不絕的游人流連其中。與此同時,鄉村電商中心里的農特產品,也同樣受到熱捧。
近年來,五華縣的農村電商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鄉村產業振興。華城鎮當地售賣新橋腐竹的店家李思軍告訴筆者,希望能依托電商平臺,把新橋腐竹推介出去,助力農村產品上行。
群眾盼的就是政府干的,華城鎮早已行動起來。
“我們以數字手段應用為牽引,打造電商平臺,推動農產品網絡銷售,我們目前正陸續將當地農產品上架到數字鄉村的小程序上,同時招募了43名電商人員進行培訓。”張國禮說,華城鎮以數字化為抓手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引導推動農產品網絡直播,激發農村網紅經濟活力,將具有優勢特色的農特產品做成大產業。
下一步,華城鎮將加大文旅服務供給,為本地群眾和外地游客提供更全面的華城“吃、玩、購、行、住”等信息,促進華城鎮農旅業的高質量發展。
“數字華城”平臺上線小程序服務大民生
2020年華城鎮成功入選廣東省數字鄉村發展試點鎮,華城鎮緊抓試點發展機遇,圍繞“便民惠民、提高效能、促進發展”的工作目標,做到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一體推進、同步實施,開發了“數字華城”微信小程序。在這里可以盡情地了解華城、熟悉華城、智享華城,成為華城的“百事通”。
據介紹,微信用戶搜索并打開“數字華城”小程序,就可以體驗休閑娛樂、農村電商、就業創業、便民信息、鄉村治理、文明志愿、醫療衛生、動態政務等服務。
“無論您是不是華城本地人,在這里您都能找到華城鎮的‘導游’,可以全面了解到華城范圍內吃、喝、玩、住等方面的特色休閑娛樂服務。”工作人員對小程序應用進行了現場演示,來自華城的純天然農特產品,也能通過小程序購買,助力精準幫扶。
就業創業的相關功能也十分豐富。如果在華城想找工作或者創業缺少啟動資金,可以在小程序上尋找機會。相應的,小程序也支持企業主免費發布招聘信息,解決用工需求問題,同時實現供需對接。
便民服務也可“掌上辦”。該小程序可以處理電費、水費、寬帶費、話費、快遞等日常生活服務繳費,動動手指就可以輕松有效搞定。
小程序還搭建了一個量身定做的鄉村治理服務平臺,居民可以隨時隨地反映訴求、提出問題、發表意見、參與治理,讓鄉村治理越來越規范透明。
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看病難”的問題,小程序也可以預約村醫上門看診,方便快捷又貼心,讓行動不便的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就醫服務。此外,從外地返回華城的人,只需要在小程序點擊“健康申報”就可完成行程軌跡申報。
“小程序上線后,我們積極開展推廣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擴面活動以及豐富的內容,讓更多人知曉,共享優質服務?!惫ぷ魅藛T說,華城鎮將進一步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好的經驗做法,在探索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內容的更新和功能的完善。
關鍵詞: 最強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