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吳詩航通訊員/岳瑞軒陳嘉煒)數九寒冬,在一片光滑如鏡的冰面上,一群身著彩衣的八旗子弟正以各種姿態踏冰而行,其中還穿插著背旗舞幡、疊羅漢各種花樣雜技……這幅緩緩展開的3D立體畫卷,正來源于故宮的藏畫《冰嬉圖》。
而3D數字《冰嬉圖》的背后,蘊含著三維數字化重建技術的一次次突破,還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扶持與賦能。
穿越百年,重現冰嬉盛典
說到科技創新,不免讓人想到近年熱度高漲的元宇宙、虛擬仿真、VR、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而這些概念的底層技術都離不開數字化三維重建。
數字《冰嬉》研發場景。通訊員供圖
由四維時代與中國民族博物館聯合打造的3D數字《冰嬉圖》亦是如此。
據悉,清代宮內有冬季冰嬉的習俗,并將其視為“國俗”,每年從八旗官兵中挑選“善走冰”的能手入宮訓練,冬至到“三九”時在西苑冰上舉行冰嬉。“凍合琉璃明似鏡,萬人圍看跑冰來”,描述的便是太液池上冰嬉表演的盛狀。
“當把這幅畫放大40倍、80倍、180倍,能看到畫中人物‘復活’般動起來!數名猛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轉龍射球,在人海中輕盈地翻了個跟斗,全場掌聲雷動……”四維時代北京辦公室負責人、國際合作總監沈銘介紹說,通過對畫中人物進行二維手繪和三維建模,提取原畫中文化藝術與運動的元素,對圖中人物背旗、疊羅漢、舞幡等動作進行淋漓盡致的復原,讓觀眾真切領略“活化”歷史文物的技術實力,身臨其境感受古代冬季運動的獨特魅力。
跨越時空,打造“永不落幕”的數字展廳
作為一家專注于三維數字化重建、數字化虛擬展示技術與服務的高科技服務類企業,四維時代依托自主研發的三維數字化重建技術,在最大程度保護文物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精細掃描技術萃取文物的幾何信息、顏色貼圖和材質屬性,能夠以微米級的還原度打造出“堅不可摧”的3D數字文物。
“數字化對于文化遺產而言既是保護也是傳承。”沈銘認為,作為人類共有財富的一件件文物,只有在人類文明的櫥窗——博物館中真正的開放,才能讓沉寂于歷史塵土中的文化遺產“活”在當下,走向未來。他說,要讓數字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四維時代工作人員向稅務人員介紹三維數字化重建的產品。通訊員供圖
據了解,在參與故宮博物館等海內外知名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四維時代借助PC端、移動端、大型觸控屏、AR、VR等多終端平臺輸出掃描成果,為博物館中的文物拓展更廣泛的傳遞窗口,推動實現快捷分享與傳播,讓文物更具體驗性與文化深度。
“新冠病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面對面的交流,卻激發了人們對線上數字展廳的興趣。”四維時代聯合創始人崔巖介紹道,疫情期間,四維時代聯合國內100余家博物館,首次獨家公開超過100個3D博物館,讓普通老百姓也能足不出戶、隨時隨地看展賞物。第一天在線觀展人數就高達700余萬,至今訪問量已突破1.5億。
一路前行,三維技術發展有“稅力量”
“每代人都有屬于每代人的機遇,如改革開放之于父輩,當前國家針對創新創業的大力鼓勵,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好的機遇。”在談及企業發展規劃時,崔巖話語中有抑制不住的喜悅與激動。
四維時代工作人員向稅務人員介紹取得的專利技術和榮譽獎章。通訊員供圖
崔巖坦言,公司研發團隊約有200人,占團隊總人數60%,研發費用投入壓力不小。“今年密集出臺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讓我們底氣倍增!僅2021年,公司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征等方面就享受了150余萬元的稅收優惠,企業稅負實實在在減輕,為我們持續加碼研發投入,推動中國智能制造支持性技術邁入國際先進行列提振了十足的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這相當于為企業創新給予了更大規模資金支持。
珠海高新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林全勝表示,“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新政剛一出臺,我們便迅速聯系相關企業問需問計,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快享,以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更多的高新技術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稅收服務也緊隨而上。在珠海,稅務部門始終致力于優化企業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通過打造“10分鐘黨群稅費服務圈”、減稅降費政策寶庫3.0等一系列創新舉措,確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紅利。據了解,2021年,全市共有1250戶企業提前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超72億元。
今年2月,國家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目標,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將全面加速鋪開。
東方洶涌,未來正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入,通過更高維度的信息展現來實現“平行宇宙”輔助現實生活將逐漸成為人們的剛需。而稅費優惠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優質稅收服務的強力支撐,是數字化產業迅猛發展背后的“秘密”法寶,不斷加快企業科技創新的發展步伐,助力構造更真實、更精細的三維世界。
未來,“身未動,心已遠”將不再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