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李勝美通訊員/黎虹)貫標企業共418家,獲得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3家,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9家和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13家……近年來,廣州市白云區扎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區和白云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先后制定實施了《白云區實施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工作方案》《白云區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推動企業貫徹落實《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等,進一步擴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賦能區域核心競爭力,引導企業優化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質量、管理能力、運用水平等上新臺階。
2021年,白云區繼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決策部署,完善各類專利的申請、評定、獎勵等法規政策,進一步優化專利考核指標體系,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相關行為,創新主體主動撤回率達95%。同時,白云區結合產業特色開展“百所千企”知識產權服務提升工程,深入企業開展點對點、面對面服務,著力加強知識產權與企業的融合,提升中小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質量。截止去年年底,白云區委托專利代理機構申請的授權專利占全區授權專利總量的78.8%。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白云區深入貫徹實施兩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相關的指示精神,助推白云區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格局的形成。白云區發揮行政保護工作優勢,積極推進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工作,開展了地理標志、打擊商標惡意搶注、廣交會、重點市場等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與此同時,積極推進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技術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功打通全國首個政府專屬微信打假通道,累計封停涉假微信號2200余個。對接抖音平臺,針對短視頻營銷、直播帶貨形勢,以政企團隊形式共同推廣白云品牌。2021年,辦結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0宗,同比增長150%。辦結假冒專利案件6宗,同比增長500%。無被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
此外,白云區通過高質量落實屬地責任,實現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的相融互補、有機銜接,與廣州市仲裁委成立廣州仲裁委員會(白云)知識產權仲裁中心,為全區創新主體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2022年,在4.26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來臨前夕,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從知識產權的重要性、典型性、引領性等方面,在全區范圍內評選出“2021年度白云區知識產權十大案例”,其中行政和司法保護方面各5個,充分彰顯了2021年白云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工作特色和成效。
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白云區大力推廣專利“五進”活動,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深入融合,深挖核心區域專利“產出源”,培育了一批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和專利創造大戶。2021年,白云區榮獲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5項、第八屆廣東專利獎銀獎1項,全區專利授權量28626件,同比增長31.8%,發明專利授權量1244件,同比增長111.2%。PCT國際專利申請量69件,同比增長81.6%。截至去年年底,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1.9件,較往年同期增長2.7件;全區商標注冊量87237件,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63件,有效注冊商標總量409860件。
知識產權高效運用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白云區建設知識產權運營平臺。加強廣州市白云區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國家專利技術(廣州)展示交易中心白云區中心]平臺建設,以協議轉讓方式成交一批共三宗專利申請權項目,實現專利交易114萬元。2021年,全區專利轉讓1098次,專利許可18次。
創新知識產權運用形式,為企業創新發展賦能。2021年,白云區結合新冠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主動搭建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聯系通道,深入了解企業需求,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發展瓶頸問題,對轄區企業實施質押融資的給予財政補貼,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化發展賦能。2021年,白云區知識產權質押項目23個,專利權質押融資總額13.4689億元,融資額同比增長16.5%;全區專利轉讓1098次,專利許可18次。
據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白云區將重點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建設升級,打造集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宣傳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在發展中努力把國家重大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切實推動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優化廣東省營商環境、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