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通訊員/粵市監)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批準發布《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規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規范》等三項地方標準,這是國內首批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和維權援助工作的地方標準,對省內的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據了解,《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指南》在總結梳理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優秀項目的經驗及廣東省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設的經驗,圍繞目標、導向、工具、流程等維度,提出了貫穿創新主體研發全過程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的工作目標和程序,為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提供指導性建議,提升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的質量和效能,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規范》明確提出維權援助工作的具體流程及服務評價要求,實現業務流程管理的規范化、合理化和系統化,提升維權援助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通過規范的建立,推動形成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機構協同工作機制,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提供者之間在橫向、縱向層面建立配合、聯動及咨詢指導機制,共享知識產權技術及法律信息、合作專家及單位等完成援助工作所需的必要資源,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規范》以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體系為標準化對象,旨在建立科學、系統、規范的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體系,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海外風險防控能力,引導企業實現國際化經營和合規管理,幫助企業全面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積極應對當前全球范圍內日益激烈的知識產權競爭態勢,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合規對企業經營發展、自主創新發展的促進、護航作用。標準規定了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管理體系的總體要求,界定了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及管理機構的職責權限,提出了識別、評估知識產權國際合規風險的要求。
廣東是我國外貿第一大省,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前沿陣地,較早重視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先后發布《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若干措施》《廣東省強化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等文件,率先探索開展企業知識產權國際合規體系建設。隨著廣東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和知識產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廣東外向型企業已逐步將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意識融入企業跨境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逐漸重視知識產權海外布局與風險防控,不斷加強自身知識產權國際合規經營管理。為構建技術、專利、標準聯動創新體系,推廣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運用,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表示,將大力宣傳推廣地方標準,向全省各級行政部門和各地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普及地方標準的主要內容和技術要求,推廣使用知識產權保護先進技術規范,引導創新主體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保障《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相關任務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