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張掖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建設幸福美好金張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思路,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勝利,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張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報告》顯示,從全市及六縣區2015-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總體水平看,2020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終實現程度為99.38%,比2015年提升8.56個百分點,實現程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從統計監測的六大方面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三大攻堅、民主法治、文化建設實現程度均為100.0%;資源環境實現程度為96.34%,比2015年提升8.54個百分點。
張掖市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區位優勢,大力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著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步伐,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全市經濟總量不斷擴張,人均生產總值穩步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逐年提高,經濟發展穩步增長,8項監測指標實現程度均達到100.0%。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都是人民幸福。張掖市全力落實各項創業就業優惠政策,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步增長。2020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97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20元,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經濟增長增速,14項監測指標實現程度均達到100.0%。
張掖市把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聚焦難點、精準發力,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明顯成效;如期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20年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10元,高于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元;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實質性突破,化學污染物排放指數完成既定目標,三大攻堅穩步推進,7項監測指標實現程度均達到100.0%。
實現全面小康,安全發展至關重要。張掖市扎實推進“平安張掖”建設,“七五”普法順利完成,“雪亮工程”基本建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經驗在全國推廣。2020年,4項監測指標實現程度均達到100.0%。
公共文化服務日益完善,文化活動百花齊放。張掖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和全省旅游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兩大示范區”為抓手,成功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首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有4家景區入圍4A級景區品牌500強,七彩丹霞景區升級為5A景區,張掖被國際旅游聯合會授予“最美中國旅游城市”稱號,旅游輻射效應進一步凸顯。全市旅游接待人數連續跨越了2000萬、2500萬、3000萬和4000萬人次四大臺階;旅游綜合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60.0%以上。2020年,全市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值達到21.78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5%以上,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三館一站”覆蓋率、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實現小康目標值。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五年來,張掖市資源環境持續改善。按期完成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建設任務,地表水達到或好于I類水體比例達到100.0%,建成各類公園綠地152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3.45%,成功入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行列。
未來幾年,張掖市立足市情,提出了“一屏四城五區”發展定位和“兩個突破、兩個高于、三個大幅提升”的奮斗目標,把國家所需、未來所向、群眾所盼和張掖所能有機結合,緊扣“三新一高”,奮力譜寫幸福美好新張掖建設的嶄新篇章。
(記者 鄭朝華)
關鍵詞: 祁連山生態環境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七彩丹霞景區 最美中國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