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吳詩航 通訊員/岳瑞軒 李曉怡 梁冠杰 陸俊霖 梁緯華)港城湛江,三面環海,長達2千公里左右的海岸線,約占全省1/3。在這里,既有來自南海的東風,又有瓊州海峽特殊地形凝成的強大氣流,常年吹三級風以上,風力資源豐富,是天然的風力發電場,吸引了一大批風電企業相繼落戶。一座座潔白的大風車在徐聞、廉江、雷州等多地拔地而起,成為一道白色的靚麗風景線。
海上風電場。通訊員供圖
在湛江,每3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清潔能源,風力發電成為了湛江綠色發展的一張嶄新名片。風電產業迅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風力發電項目增值稅即征即退50%、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等稅費支持政策,一路護航風電企業“乘風破浪”。
陸上風電扎根湛江
風力發電,就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并通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高,帶動發電機發電,是當前世界上發展迅速的綠色能源技術。如何更好應用豐富的風力資源?早在16年前,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就率先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湛江。
風力發電。通訊員供圖
2006年,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廣東粵西地區第一個投產運營的新能源公司。3年后,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洋前風電場整體并網發電,成為粵西地區首個投產的陸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啟了湛江陸上風電的新篇章。
“我們是最早入駐湛江的電力企業之一,親眼見證了湛江風電產業的一步步發展壯大。”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黃岳南介紹道,目前湛江市集中式陸上風電列入省規劃項目共30個,規模達141.48萬千瓦,并網規模也在全省各地級市排名第一。
據了解,在過去的16年里,中國華電集團、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廣東粵電、廣東粵能等電力巨頭相繼進駐湛江。為護航風電產業蓬勃發展,稅收服務也緊隨而上。湛江市、縣兩級稅務部門聯合成立專屬服務團隊,針對企業需求制定了“個性化”服務方案,做到專人聯系、專人服務,幫助風電企業解決涉稅難題,防控涉稅風險。中國華電集團分公司財務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密集出臺的各類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感受到實打實的支持,希望將來能提供更多清潔能源來回饋社會。
數據顯示,2021年,湛江市風電裝機容量共計261.48萬千瓦,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29.72%。陸上風電裝機容量更是占到了全省陸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7.48%,并網規模位列全省各地級市第一。“風光無限”的清潔能源已經成為湛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之一。
把風電的舞臺搬到海上
走近湛江徐聞外羅海域,一座座高約百米的風力發電機組巍然聳立在廣袤的大海間,葉片隨著海風的吹拂悠悠轉動。4年前,湛江首臺海上風車落戶于此,開啟了湛江海上風電的新版圖。
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穩定性高、風速大等特點。隨著陸上風能資源利用逐漸趨于飽和,海上風電正成為眾多風電企業爭相搶奪的“新戰場”。
湛江三面環海,海岸線綿長,擁有發展海上風電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徐聞,每一臺海上風機發電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約為2900個小時,比陸上風機多出約900個小時。
稅務部門開展“一企一策”精準服務。通訊員供圖
“但海上風電項目前期投入大,后期維護保養成本高,企業發展海上風電容易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廣東粵電曲界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張婷說,4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對風電行業而言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該公司在徐聞共有5個風電場,其中3個是海上風電場,由于項目前期投資金額大,融資占比高,企業運營壓力驟增。徐聞縣稅務局通過篩取轄區企業最新增值稅申報數據,發現其符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條件,且數額達6.76億元,便立即通過電子稅務局推送適用政策和提醒,并組織服務團隊提供“一企一策”精準服務,輔導企業完成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
“6.76億元的退稅款已經到賬,為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和稅務部門的優質服務點贊!我們會用好這筆退稅款,全力推進項目開發與項目建設。”廣東粵電曲界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張婷難掩激動。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為單體規模大、年利用小時數高的風電發展類型,海上風電優勢盡顯,將進一步走向規模化。
截至2021年11月26日,國家電投徐聞海上風電項目94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成為亞洲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項目全容量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提供17億千瓦時清潔電量,相當于130萬戶家庭全年的基本用電量。
稅惠助力風電“轉”出新未來
風力發電憑借其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等優勢,近年來發展很快,一躍成為未來電力市場和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產業相比,其技術更新快,研發成本更高,成本下降空間有限,企業背負著經營和資金的雙重壓力。
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相繼落地,風電企業利潤空間增大,研發投入及再投資購進先進設備意愿明顯提高。“2019年至今,我們公司僅享受風力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這一政策,就減免了544萬元稅款。”國電電力廣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雷州分公司辦稅人員紀女士曬出了“減稅賬”,“資金寬裕了,我們公司計劃投資購買新的風電設備,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開展涉稅政策輔導。通訊員供圖
與此同時,湛江稅務部門充分發揮“機器管事+團隊服務”新型征管模式的優勢,整合風電企業涉稅政策,針對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開展細致準確的解讀輔導,并結合一網、一線、一視的“湛稅易”平臺,幫助企業用對用足優惠政策,應享盡享政策紅利。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風電,全面推進風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并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海上風電向深水遠岸區域布局。風電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
“清潔能源的產業規劃為我們擘畫了風電發展藍圖,減稅降費政策和稅務部門的精準宣傳輔導更是讓我們信心倍增。”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黃理達說,“我們將全力推進項目開發和項目建設,爭取全年新增裝機容量50萬千瓦,新增項目核準、備案80萬千瓦目標,為湛江人民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
風從海上來,潮涌廣州灣。在蔚藍海岸旁,在綿延山嶺間,一座座“大風車”、一條條輸電線正扎根港城湛江,點亮這顆粵西的綠色明珠。稅務部門將繼續落實好各項稅費支持政策,服務風電項目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吹響助力“雙碳”的綠色號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