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一則關于基金經理參與場外期權套利的市場傳聞,在全行業掀起軒然大波。據傳聞,基金經理在建倉某只個股之前,先通過場外期權通道在券商下單看漲期權,杠桿普遍在10倍以上,建倉后該股票若上漲50%,則場外期權浮盈可能達到500%甚至更高,既暴利又隱秘。雖然該傳聞尚未得到證實,不過記者從多位熟悉期權的業內人士處獲悉,該“盈利模式”理論上是存在的。“形式非常隱秘,即使通過大數據篩查也很難查出,不像傳統‘老鼠倉’有著賬戶的關聯性。”一家公募基金總經理表示,“這就是‘老鼠倉’2.0版!如果屬實,全行業需要以此為典型案例來一次肅清。基金經理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證券時報)
關鍵詞: 公募基金
責任編輯: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