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再度加息 我央行保持淡定 貨幣政策取向仍以國內為主
從外部環境看,中美利差約70個基點,仍然處于較舒適區間,這降低了跟隨美聯儲加息的緊迫性;而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走弱和外匯占款變動穩定,進一步降低了我國央行加息的必要性。此次不跟隨加息也表明了中國央行呵護市場流動性、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的態度
北京時間6月14日凌晨,美聯儲再度加息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年內第二次加息,也在市場各方的預料之中。從2015年底至今,美聯儲已經加息7次。此次在加息同時釋放出的“鷹派”信號更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接下來,美聯儲加息若加快步伐,對新興市場將造成怎樣的影響?美聯儲加息當日,我國央行“無動于衷”,此后可能如何應對?
美加息步伐或快于預期
“此次加息完全符合市場預期。”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認為,此前市場就普遍預期此次會議加息幾乎是“板上釘釘”,這主要是由于今年以來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經濟增長保持穩步復蘇,勞動力市場表現尤為強勁,5月份非農失業率降至3.8%,為18年來新低,通脹也接近2%的目標。
多數美聯儲官員預計今年加息次數增加到4次,這超出了市場預期。“勞動力市場表現強勁是年內加息次數超預期提高的主要原因。”鄂永健進一步分析,目前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新低,在就業市場沒有發生結構性變化的情況下,這意味著未來通脹可能加快。再考慮到美國減稅政策逐步產生效果,以及可能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預計美國中長期通脹風險可能顯著上升。
“加息作為常用的政策工具,有著明確的數量目標(溫和通脹率)和完備的前瞻指引,能夠將政策信號高效傳遞至市場。”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通過加息,美聯儲將使緊縮信號從短端利率傳導向長端利率。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前期,尤其是在通脹加速上行的當下,效率高、不確定性小的加息無疑會首先受到美聯儲倚重。等到政策利率達到溫和通脹率后,加息必要性降低,美聯儲才會轉而加快縮表步伐。
在美聯儲加快加息步伐的同時,市場對歐央行宣布退出量化寬松的預期升溫。市場預期,歐央行可能在年內終止量化寬松,并可能于2019年中期首次加息。
我貨幣政策保持獨立性
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公開市場7天、14天和28天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55%、2.70%和2.85%,均與此前持平。這表明我國“復制”了2017年6月份美聯儲加息后的操作,決定“不跟”。除此之外,2016年以來,美聯儲上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當日,我國央行都上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等予以跟進。
“這顯示出我國貨幣政策聚焦國內矛盾,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中信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我國加息與否需權衡考慮目前的內外部因素。當前,從外部環境看,中美利差約70個基點,仍然處于較舒適區間,這降低了跟隨美聯儲加息的緊迫性;而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走弱和外匯占款變動穩定,進一步降低了我國央行加息的必要性。從內部環境來看,則主要考慮去杠桿與穩增長的平衡。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持續深化推進,金融監管加碼,商業銀行表外非標業務大幅收縮,近期公布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行,對實體經濟融資構成一定壓力。因此,明明認為,本次央行不跟隨加息是權衡內外部因素后的結果,展現了貨幣政策主動性和靈活性。
我國央行“不跟”,還考慮到當前市場流動性的狀況。鄂永健認為,當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市場利率仍存在差距,是否順勢上調僅有象征意義,對市場整體影響并不大。但此次不跟隨上調也表明了呵護市場流動性、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的態度。展望未來,鑒于近期社會融資額增速下降,預計貨幣政策會在穩健中性的總基調下,加大靈活調整、定向支持的力度,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控制融資成本過度上升。
有人認為,美聯儲加息之后,人民幣匯率可能承壓,這可能迫使貨幣政策出現調整。明明則表示,當前我國熱錢波動明顯減少,資本管制也尚未完全放開,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明顯增大,人民幣匯率總體仍然較為平穩,不再是貨幣政策的最主要矛盾。
接下來,我國貨幣政策調整仍有空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從我國宏觀經濟背景來看,我國的貨幣政策有調控的空間。從二季度整體來看,外需比較平穩;內需方面,盡管投資有所回落,但房地產投資保持高位,對沖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回落的影響,包括工業增加值增長也超出市場預期,因此,二季度GDP增速或與一季度持平。但防范金融風險,控制杠桿率仍是重點。從后期操作來看,市場人士建議,為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穩定,考慮到目前仍然高企的MLF存量,接下來使用定向降準置換MLF的操作仍需要繼續進行。
世界新興市場繼續承壓
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后,中國香港金管局、沙特央行緊隨其后,均宣布加息25個基點,以對沖當地貨幣面臨的走低壓力以及緩沖流動性趨緊的狀況。
隨著美聯儲加息節奏變化,新興市場貨幣可能進一步承壓。鄂永健認為,“鷹派”加息也是對美國經濟基本面增長前景的確認,除非遭到不確定性因素顯著沖擊,否則短期來看美國經濟相對歐元區、日本等其他國家增長更為強勁,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節奏相對其他央行也更快。
在此前美聯儲的加息節奏下,美國貨幣緊縮步伐就已經大幅超過新興市場承受程度。近期,阿根廷等新興市場爆發貨幣危機,印度、印尼兩國央行也呼吁美聯儲放慢緊縮步伐。阿根廷央行在一周內接連3次加息,4月份從27.25%上調至30.25%,之后又分別于5月3日和4日上調至33.25%和40%,共上調1275個基點。土耳其里拉在年初開始下跌,截至目前,里拉今年總跌幅已超過20%。5月24日,土耳其央行緊急會議后,上調利率300個基點至16.5%,6月8日,土耳其再度超預期加息至17.75%。此外,巴西、印尼和墨西哥等國的金融市場同樣震蕩加劇。
溫彬表示,對于新興市場而言,貶值壓力使得這些國家央行不得不提高利率來控制匯率。這些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美元負債較高、貿易赤字較大的,最容易受到美聯儲加息影響。接下來,隨著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美元負債較高的企業和國家債務成本會繼續上升,溫彬認為,疊加貨幣錯配的因素,新興市場債務風險可能更加突出。
鄂永健預計,下半年美元指數還會進一步上行,甚至可能再創階段新高,屆時部分新興市場貨幣還將承受貶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