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私募計劃七月加倉 越跌越買成私募主流策略
5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走弱,市場人氣整體相對低迷。但相關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當前私募機構對于市場的信心整體依舊平穩。從面向所有私募機構的信心調查、策略應對,以及多家主流私募機構的最新研判觀點來看,擇機加倉、越跌越買、繼續看好市場結構性機會,仍是目前私募的主流思維。
近半私募等待擇機加倉
本周私募排排網發布的“7月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月度報告”顯示,在近一個月A股市場持續震蕩下行之后,私募機構對于市場點位、估值的信心反而大幅上升,并創近半年以來新高。與此同時,相關問卷調查還進一步顯示,超過四成即接近一半的私募基金經理,在7月份有加倉計劃。
具體來看,調查顯示,7月中國對沖基金經理A股信心指數為118.32,相比上個月環比上漲9.91%。縱向對比來看,該信心指數值在市場持續低迷之后,反而出現強勁反彈并創最近半年以來的新高。目前這一數值,已接近今年1月份122.80的前高水平。而對于7月份市場行情的看法,目前則有6.90%的基金經理持極度樂觀態度,38.79%的基金經理持樂觀的觀點,39.66%的基金經理持中性觀點,只有14.66%的基金經理不太看好7月份的行情。
與此同時,在倉位的增減計劃方面,有43.86%的私募基金經理打算在7月份加倉,50.00%的基金經理會維持現有倉位不變,以應對市場變化。而計劃減倉或大幅減倉的基金經理,占比僅為6.14%。
主流私募仍偏積極
對于現階段A股市場的整體投資觀點,目前上海多家主流私募的整體投資策略也較為積極。
上海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認為,目前A股全市場的TTM整體法市盈率估值水平已低于歷史上四分之三的時間。即使剔除已在低位的權重銀行股,眼下也已低于歷史平均水平。綜合今年全年A股市場所有上市公司總體業績預計仍將實現接近15%增長等因素,業績、估值、資金面仍將會給A股市場提供相對安全的底線。未來該私募將按照“輪動+震蕩”的投資思路,進一步提升內需等行業板塊的配置。
上海朱雀投資則表示,目前寬貨幣、緊信用的金融環境,正推動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行,債券市場總體受益,股票市場更多表現為分化而不是持續性下跌。雖然短期國內外形勢變化仍有一定不確定性,面對強監管的壓力投資者情緒也可能整體偏低,但對于當前的投資重點,則應當更多考慮“如何買”和“買什么”。整體來看,隨著A股市場的結構性分化進入最后的加速階段,市場機制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同時也在重建市場信用。一方面,繼續邊緣化缺乏競爭力的公司;另一方面,則繼續給予優秀公司估值溢價。
此外,對于A股市場的“尋底”問題,上海域秀資本董事長馮剛進一步表示,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蘊含了對于宏觀經濟非常悲觀的預期,而目前的宏觀經濟現狀并沒有出現顯著走弱的情況。“即使從歷史縱向對比來看,也并非每次指數的歷史大底都是那么悲觀。從這一點來看,許多基本面優秀的個股,在當前時點買入,未來半年到一年左右時間就將大概率取得不錯的正收益。”(記者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