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爬山嗎?聽到這句話,你有沒有腎上腺素飆升?
《隱秘的角落》的爆紅,令迷霧劇場走進了大眾視野。漫長的影視寒冬之下,視頻平臺通過劇場的模式對內容進行探索?!峨[秘的角落》也許幫愛奇藝收獲了一大票人氣和熱度,但是對于視頻平臺們來說,劇場這條路能不能走得通、平臺能不能沖出困局,其實并不好說。
“霧”中探路
6月16日上線,26日大結局,不到10天,《隱秘的角落》迅速爆紅。豆瓣評分一度達到9.2,成為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
撲朔迷離的劇情、細致入微的情節、復雜反轉的人性以及全員在線的演技……作為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確實無可指摘。
《隱秘的角落》與別的懸疑劇也不大一樣,每集近一個小時的時長,共12集。巨大的信息量,干凈利落地講故事,這不像傳統的國產劇,反倒頗有些美劇、英劇的范兒。
《隱秘的角落》收官前,章子怡曾在微博發布了對該劇的評論:“看了這么多年的美劇英劇,終于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
在《隱秘的角落》之前,愛奇藝還上線了一部同為懸疑短劇的《十日游戲》,雖不如前者上線即成為爆款,但為愛奇藝的懸疑短劇系列迷霧劇場積累了不錯的人氣,也為《隱秘的角落》鋪墊了一番。
而接下來,迷霧劇場還有《沉默的真相》《非常目擊》《在劫難逃》《致命愿望》等作品等待播出。
實際上,從2017年備受好評的《無證之罪》開始,愛奇藝就開啟了美劇模式和短劇集的探索。
2020年以來,國產電視劇備案數持續遞減。今年2月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更是強調鼓勵30集以內的短劇創作,打擊“注水劇”。
國產劇不得不“瘦身”了。
如今,愛奇藝出手探索短劇,將“奇懸疑劇場”升級為“迷霧劇場”,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許愛奇藝會在視頻網站的模式困局中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新的領頭羊;但也許,無人探究的路,正是因為這是一條滿是荊棘的路,路的盡頭就是絕境。
好劇PK好貴
《隱秘的角落》之所以能迅速出圈,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它是愛奇藝自掏腰包的作品,是“親兒子”。從劇本演員到商務宣傳,每一項,愛奇藝這個投資人都未吝嗇。
這么好看的電視劇,版權怎么會便宜?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懸疑小說家紫金陳的《壞小孩》,對于《壞小孩》的版權費用,紫金陳并未透露過,但在2017年接受采訪時,紫金陳曾表示,最近一部小說的版權費已經是七位數起步了。
國信傳媒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內容成本金額約59億元,同比增加11%,一季度內容成本占收入比重達77.13%。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也曾表示:“版權采購成本快速上升,這是過去七八年時間行業嚴重的方向性錯誤。”
在愛奇藝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針對投資者關注的愛奇藝內容成本問題,龔宇表示,2018年曾限定演員片酬為5000萬元,現在播出的劇集都是符合這個標準的,之前最高出現過1.5億元以上的片酬。最近會進一步降低演員片酬,大范圍影響可能會出現在明年甚至后年。
“一兩年前公司內容主要成本是版權購買等,現在頭部主要內容都來源自制,所以現在主要內容成本來自演員片酬而不是版權。”龔宇說。
而在接下來的迷霧劇場中,還將出現倪大紅、文淇、譚卓、白宇、鹿晗、范丞丞等實力演員與年輕流量們。怎么看,這個劇場都不便宜。
“愛奇藝實現盈虧平衡需要長期忍受內容成本壓力造成的巨虧。”國信傳媒分析師張衡認為,雖然愛奇藝2019年內容成本增速略有放緩,但目前看來,其內容成本端并未出現明顯向好拐點。
宏利金融分析師洪嘉駿也認為,內容成本具有一定剛性,管理層此前指引內容成本占比降至70%可能較難實現,凈虧損上有更大壓力。
不過,張衡同時也指出,愛奇藝自身并非全無優勢,其“1億會員”的名頭并非空穴來風。據張衡測算,愛奇藝的會員規模是芒果TV的9倍,公司的會員和廣告收入占比較大,其中2020年一季度會員業務占比達61%,同比增加12%,環比增加9%。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愛奇藝進行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劇場之爭
實際上,不僅是愛奇藝,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停滯不前的增量是整個視頻平臺行業都面臨的難題。
而另外兩大巨頭優酷、騰訊視頻也都處于重資本投入渴求質變的艱難轉換期。2019年,包括優酷在內的阿里大文娛、騰訊視頻分別虧損了132.7億元、30億元。
與此同時,各平臺內容成本仍居高不下。2019年,愛奇藝全年內容成本為222億元,騰訊全年內容成本更是高達483億元。
此外,受疫情影響,當前影視行業經歷了史上最漫長的寒冬。據統計,Wind影視概念板塊中共有30家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度虧損公司達20家,占比近七成。
求變、求生成為平臺的主基調。
而愛奇藝的選擇就是學習美劇。在龔宇看來,對標美劇模式的超級網劇將成為未來主流:基于“季播+周播”的播出模式,倡導縮短集數、增加單集時長,同時提高單集制作成本,用合適的演員讓劇集回歸好故事的本質。
在這一點上,愛奇藝迷霧劇場的運營,與Netflix在全球化的懸疑劇集布局異曲同工。
Netflix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付費流媒體平臺,很早就將懸疑內容作為重要方向。如美國本土的《心靈獵人》,由名導大衛·芬奇執導,播出兩季,評分高達8.9。此外還有本土關注校園向懸疑劇集《十三個原因》,以及西班牙劇集《紙鈔屋》、德語劇集《暗黑》、韓語劇集《人間課堂》等針對國際市場不同用戶的懸疑內容。
優酷也有“寵愛劇場”“懸疑劇場”和“港劇場”,騰訊視頻則上線過“獻禮劇場”“年味劇場”等,今年又公布了主打甜寵劇的“甜蜜仲夏季劇場”。劇場模式可復制,亦可升級。
從主要以播出時段劃分的衛視劇場,到主要以類型劃分的網劇劇場,再到如今更垂直、更有特色的短劇集劇場,平臺的劇場模式逐漸從粗放式放送到精細化運營。這背后,既有觀眾對短小精悍的優質內容的渴望,也有平臺對促進劇集行業良性發展的期待。
不過也有業內分析認為,盡管爆款頻出,以視頻網站為代表的影視行業能否借機突圍,擺脫現金流和盈利困難的問題,目前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