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未成年人過度使用甚至沉迷網絡游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保護墻”漸漸立起來了。
嚴限時段時長
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一些突出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不少家長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使許多家長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嚴格落實實名驗證,進一步限制、壓縮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段時長。針對社會反映的未成年人過多過度使用網絡游戲問題,國家新聞出版署在新學期開學之際印發了上述通知,對網絡游戲防沉迷工作提出具體明確要求,著力推動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會效果,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各級出版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有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的網絡游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游戲公司紛紛對此進行了回應。其中騰訊游戲方面表示,騰訊從2017年至今,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持續進行了各項新技術、新功能的自發探索與應用。接下來,基于主管部門的最新要求,騰訊會嚴格遵守,積極予以落實。網易游戲方面表示,公司過去長期圍繞未成年人保護積極行動,努力為未成年人打造綠色健康的網絡環境。接下來,針對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最新通知、要求,網易游戲將嚴格遵守,積極落實。
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表示,綜合考慮未成年人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需要,通知對網絡游戲企業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段時長作出更加嚴格的限定,更好地引導未成年人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社會實踐以及各種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娛休閑活動。通知僅針對網絡游戲作出規定,對于網絡游戲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家長和未成年人可根據情況自行把握。
監管日趨加強
事實上,一直以來,國家有關方面高度重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工作。如,國家新聞出版署2019年便印發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采取一系列舉措辦法,建成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絡游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并實現合規上線運營游戲全部接入,為深入推進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礎。
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提出關于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有關要求,并在“網絡游戲服務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基礎上,順應群眾呼聲,作出了更嚴格細致的規定。
此次通知則對游戲企業防沉迷責任再次作了明確。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表示,所有游戲企業都要嚴格遵照執行,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設置防沉迷系統,嚴格開展實名驗證,對認證為未成年人的用戶,堅決執行時段時長控制和消費金額限制,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向全社會展現誠意誠信和責任擔當。
多家游戲公司也加強了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建設,騰訊升級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推出“雙減雙打”措施,新措施將會進一步限制未成年用戶的在線時長,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禁止在游戲內消費,同時打擊身份冒用、作弊等行為,并發出全行業進一步強化游戲防沉迷系統、深化對游戲適齡評定和實施機制的研究等倡議。網易游戲則開展“三防三治兩專項”行動,加入大數據及AI等新技術,多角度多模式升級、加固防沉迷系統。
雖然眼下監管趨嚴,但仍有不少家長表示擔心。一位家長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雖然通知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做出了規定,但如果孩子用家長的手機下載游戲或者在游戲中綁定家長的身份證號,依然能夠不受限制地玩游戲。在一些電商平臺買賣游戲賬號的現象也很常見。一家店鋪雖然打出“未成年禁止購買”的標語,但當記者下單時,其客服人員在未核實記者年齡和身份的情況下,直接發來了購買賬號的鏈接。
對此,通知提出,要積極引導家庭、學校等社會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
(記者 祖爽)